中国首位跳伞女兵捐千万积蓄:人民认可我,我就很幸福
2月4日中午,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山下一处朴素的小院里,85岁的马旭奶奶因感冒卧床休息,老伴颜学庸和解放军小战士一起给门窗贴上春联、窗花,以简单的仪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近日,马旭奶奶获得“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8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 图自长江日报
马旭出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是我国首位跳伞女兵,曾参加辽沈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自入伍后,她六十多年再未回过故乡,离休后和老伴住到了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除了和“木兰”二字有着不解之缘,老人戎马一生的传奇经历,与女英雄花木兰有许多相似之处。
成为第一代空降兵的马旭等待登机
去年9月,已是耄耋之年的马旭夫妇,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将毕生积蓄一千万元捐给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用于教育和公益事业,款项巨大,以至于当时银行工作人员还以为老两口被电信诈骗还报了警。
4日中午,记者来到马旭家里,房间陈设简陋,除了一屋子书籍和报纸,没有一件气派的家具,和捐出千万积蓄的“标签”形成鲜明反差。
马旭不在平时经常待的房间。颜学庸面露难色:“奶奶感冒了,害怕传染给你们,待在卧室里不肯出来。” 颜学庸说,1月底,老两口应邀到黑龙江电视台录制节目,马旭刚到哈尔滨就感冒发烧了,本来打算回家乡木兰县看看的计划也只能作罢。
“一直没好透。昨天我还带她去同济医院看病打针了。” 颜学庸一边煮面条一边说,他们还以为昨天是大年三十,晚上回来用电磁炉煮了两碗速冻水饺:“吃到一半才发觉搞错了时间。”
颜学庸煮的面条就是二老大年三十中午的午饭。他们平时吃得就很简单,过年也不例外。早些年两人还会腌点腊鱼腊肉,现在年纪大了,吃不得多少荤腥。
怕两位老人孤单,4日中午,附近部队本想邀请两位老人到营地一起包饺子守岁,无奈马旭奶奶感冒尚未痊愈,仍需卧床休息。下午,一名小战士送来亲手书写的门联,陪颜学庸一起认真贴到每一扇门上,小院终于有点儿年味了。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作为第一代空降兵,马旭总计跳伞140多次,成为中国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20世纪90年代,马旭离休后,并没有“安享晚年”,而是仍忙着医学科研。但随着年纪渐长,无儿无女的马旭越发思念家乡。
2017年9月,黄继光生前部队在武汉举行纪念黄继光牺牲65周年的活动,马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这场活动中,马旭见到了多年不见的部队教练员金长福,跟他说起想把毕生积蓄1000万捐献给家乡木兰县的想法,并委托其帮忙联系家乡的政府。
9月12日,木兰县教育局局长季德三和同事在金长福的陪同下前往武汉,代表木兰县政府接受了马旭老人的第一笔捐款300万元。
“8月末,老人有一笔300万的理财产品到期,我们到武汉后,就一起去工商银行办理了汇款。明年3月底,老人还有另一笔5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预计明年4月捐出,同时,老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还有200万的活期存款也将捐出,这就是1000万的由来。”
当时在工商银行转账时,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还以为他们是骗子,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派出所民警都到现场,给我们和老人的单位都打了电话,核实了我们的身份才让转账。”
这位能捐出千万积蓄的老人,可生活堪称艰苦朴素,离休后主要还在做医学科研。季德三说,老人每年去老年大学读书,平时也健身,有机会老两口还跳跳拉丁舞,多数时间还是研究医学。
老两口住在武汉黄陂区的一处小平房,家中陈设极为简陋,“家里有很多书和报纸,没多少家具,睡的床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沙发也是四五十年前的老式沙发,已经露出破麻袋和棉絮了,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吃的都是简单饭菜。”
老两口共用着一部用了多年的翻盖手机,身穿褪色的作训服,脚上穿的是十几元一双的鞋子。
面对节俭的生活,马旭坦言生活美好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吃喝玩乐只是一时欢愉,内心的坦然和富足是永远的:“幸福在于对人民有所贡献。人民认可我,我就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