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回家过年"?宁夏作家郭文斌跟你探讨如何过大年
春节临近,很多人感慨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仿佛只剩下吃吃喝喝,看春晚玩手机,怎样才能让年味浓起来,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能有滋有味过个年。宁夏著名作家郭文斌携长篇小说《农历》走进宁夏新闻网,跟您一起探讨如何过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如何让春节的仪式感与时俱进,如何给人们带来利润。
01
春节的起源和演变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大的民俗,起源于什么时候?
郭文斌说,春节的起源,现在有各种考证,但有一种通用的说法,起源于尧舜时代的“腊祭”。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百姓依天靠地生活,年头岁尾,用天地所赐五谷报祭天地,报祭祖先,感恩苍天感恩大地感恩岁月,后来渐渐形成岁末年初祭天祭地祭祖的习俗,直到演变成春节风俗。
郭文斌说,今天的春节恰恰是古代的元旦。
郭文斌讲述“年味”。
据相关文献记载,先秦前,过春节的时间,或为12月1日,或为11月1日,或为10月1日,直到汉武帝《太初历》实行之后,才定为正月初一,名称有献岁、元日,等等。唐时正式名为元旦。唐太宗时期,皇帝会把“普天同庆”写在金箔卡上赐予大臣,后来演化为贺卡。到了宋朝,春节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用纸包火药制作鞭炮,为春节增添了许多音响喜庆,也是在宋朝,吃饺子成为春节的重要内容。明时,春节的形式跟今天很相似了。清时,春节内容的密集更大,长度也拉长了,整个春节,从腊八开始,到元宵结束。
中华民国时期,为了跟西方历法接轨,试图把元旦定为春节,不想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1914年,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经袁世凯批准,向全国推行,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以立法的形式把元旦作为阳历年,把春节作为阴历年。
02
春节是天然的励志教育
郭文斌说,中国人过大年不仅仅是吃吃喝喝的事,在散文集《还乡》中,郭文斌写道,大年是天人合一的演义,孝敬的演绎,祈福的演绎,狂欢的演绎,更是教育的演义。一年结束了,一族的人在祠堂里开展光前裕后教育。诵家训、颂祖德,励后人。族长给后代讲祖上的光荣历史:先人给国家和民族做了什么贡献,后人应该如何继承。在一种特殊的气氛中,完成对后代的励志教育。
诗社小朋友朗诵《农历》。
郭文斌举例,《记住乡愁》第四季采拍的闽北和平古镇,其中讲述了晚唐工部侍郎黄峭的故事,祭祖时,当后人知道其鼻祖就是轩辕黄帝,光荣感油然而生。《三字经》里讲的“香九龄,能温席”的黄香,已经是他们第三十一代祖了。祭祖时,宗亲们齐颂《认祖诗》:
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
三七男儿,典指黄公有二十一个儿子,当年,他写下著名的《遣子诗》,把他们遣往全国各地。现在黄家祭祖时用的这首认祖诗,就是在当年《遣子诗》上略加修改形成的。
可以想象,每年过大年,子孙们齐诵这样的诗句,该是一种怎样的志向激励。据统计,仅黄公后人,海内外有千万之众。
再比如,朱元璋命名的“江南第一家”——郑家,在宋元明给国家贡献了730位县长以上的大臣,没有一位因贪赃枉法被罢官。其家训中就有“子孙出仕,有以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的训喻,如果犯法,活着的从家谱除名,相当于现在把身份证注销,死了不准入祠堂,意味着要做孤魂野鬼。这让接受祠堂教育的后代自然心存敬畏,做官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内容,在《记住乡愁》里比比皆是,即将在央视播出,由宁夏纪委和宣传部拍的纪录片《守望家风》中,有生动的展示。
所以说,春节是一场天然的敬畏教育,也是励志教育。
03
春节是中华儿女的充电宝
郭文斌说,过去,我们盼过年,是盼望着核桃枣子新衣服,现在的孩子平常就可以吃到好的,穿上新衣服。要想让年味浓起来,就要恢复春节的祝福性,让春节变成祝福,换句话说,就是让过春节的人获得利润,这恰恰符合了现代人的利润思维。就像做人,如果大家明白做好人的利润大于做坏人,自会做好人。如果知道过春节有利润,自然就会好好过春节。
那么,春节的利润何在?郭文斌解释,春节是充电,是给人们提供安全感的重要平台。回到父母身边坐一坐,看上去是个小事,但让人获得了一份安全感,为什么呢?我们都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第一安全感来源于母亲。“安”的意思是“妈妈怀里就是安”。
长篇小说《农历》。
郭文斌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几位母亲。第一位生理意义上的,第二位是精神意义上的。就像故乡,有地理意义上的,也有心灵意义的。谁都知道,离开母亲和故乡,人不但有漂泊感,还有无力感。离开生我们的地方久了地气就接不上了,离开生我们的村子久了天气就接不上了,离开生我们的母亲久了人气就接不上了。所以,每年回家过年不单是吃咆喝喝,更重要的价值在心理学意义上,用今天的话来讲是生命能量的一次补充。一个人如果没有安全感就恐惧,恐惧之后占有欲控制欲就会到来,占有欲控制欲强了,焦虑和抑郁就会到来。所以,现代人如果好好过年,好好过各个节日,焦虑抑郁就会大大减轻。
不少人反映,读完《农历》,感觉会放松许多,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阅读本身是心理暗示。
04
通过节日休养生息
中国四季都有节日,到了腊月和正月更为密集。对于过节的文化内涵,郭文斌有自己的理解:中国文化是乾坤文化,乾文化的气质就是创造、奋斗、自强不息,坤文化是涵养,是承载;刚柔相济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就是阴柔文化。富贵雅共享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特点,雅的重要体现就是节日。这跟中国文化的阴阳互补出入互生相关。此外,中国人特别注重感恩教育,腊祭就是报祭。中国人讲究奋进,更讲究休息,讲究创造生活,更讲究品味生活。四季就像竹子的节,没有节日就像竹子没有节,岁月没有诗味。郭文斌说,庄稼长个是在晚上,孩子长个儿也是在晚上,生命只有在睡眠状态下,才开始补充能量。节日是中国人有意识地让生命休养生息的一个仪式化设计。
郭文斌向诗社小朋友赠送小说《农历》。
不少人感慨,近年来,由于很多大中城市禁放烟花炮竹,年味越来越淡。对此,郭文斌说,禁放鞭炮跟年味淡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因。年味淡了的主因是我们把年文化里仪式感的意义忽略了。古人认为,仪式是能量的传递环节,祭祖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我们连根养根的重要环节,就像插花,在瓶子里,过几天就蔫了,如果根在土里,千百年都会枝繁叶茂。古人过节,就是连根养根。量子学也证明,你想谁就跟谁进行能量交换。这一刻我想我的祖先了,我就跟祖先量子纠缠了,能量就交换了。古代社会孩子为什么要读百家姓,其实是一百个能量的渠道,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年节和平常的吃喝就没有区别。
05
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
每年春运,都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是什么力量推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回家过年的旅程?
郭文斌阐释了其中的文化渊源:中国文化是圆文化,特别强调整体性。我们的文化符号太极,就是从开始走向终点。中国文化用一句诗性语言表达:正确的结束来源于正确的开始,正确的开始来源于正确的结束,所以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它是一个完美性的心理暗示。中国人特别讲究阖家团圆,除夕夜的饺子不仅仅是一顿餐,它象征着团圆。饺子的设计就非常有意思,很多馅儿被皮儿包起来,代表着一种整体性。
郭文斌在散文集《还乡》中写道,还乡情节是每一个中国儿女基因性的情节。中国人过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还是重要的文化暗示。祭祖,因为我们对生命力的理解,不仅仅来自生养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一个长长的祖先链条。过春节有一个环节——迎请祖先,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永恒的,那么祖先的潜意识也是永恒的,如此想来,过年就有味道了,祖先也渴望和子孙们团聚,这是一个心灵深处的诉求,是一种血液性的、基因性的集体约会。一年到头在外面拼搏奋斗,春节如果没有回到父母身边,那么这一年是不圆满的。
06
重建心灵故乡,让春节仪式感与时俱进
郭文斌说,春节是从尧舜时代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这个集体记忆是任何非集体记忆不能代替的,这一段时间是中国人集体狂欢的宇宙专场。小时候,除夕守岁是最享受的时空段,跟天地交流,品味阴阳交替,如今看完春晚,守岁的感觉一点都没了。如果过年仅仅是走走亲戚,送送礼,串串门,吃吃饭,年味肯定会淡,我们要重拾春节的祝福性,把年节文化的营养性找回来。
郭文斌说,让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需要在城市重建仪式感,春节的精神要素不变,但形式感一定要与时俱进。现在,一进腊月,好多读者在读他的长篇小说《农历》中的“腊八”“大年”“元宵”“上九”“干节”,在读他的散文集《永远的乡愁》,让年味提前到来。前年,由中央电视台“一号线上”根据他的《农历》改编的七集动画《六月说过年》把人们带进别有味道的“诗年”。去年,郭文斌在老家过元宵节的视频由宁夏广电局上传到网上,一天点击量过2000万。由宁夏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出品的纪录片《六盘山》第三集《心灯》引发热议,足以见得当代人对“节营养”的渴望。这些年,郭文斌在小范围做实验,创办了“春节小课堂”,很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孩子们集体在感恩树下过春节,读春诗,唱春歌,吃春饭,不但年味浓,还在特别的气氛中接受了感恩、敬畏、孝道、激励教育。郭文斌说,画梅止咳是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很多人已经没有乡村意义上的故乡了,但可以重建心灵意义上的故乡。
对于节日民俗还有没有可能回温?郭文斌持乐观态度,就像当年他对《记住乡愁》收视持乐观态度一样,果然,播出的240集,观众到达一百亿人次,被中宣部领导肯定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接地气的精品力作。从剧组收集的大量反馈看,收看《记住乡愁》让许多人获得了巨大利润。
郭文斌说,同样,当人们渐渐尝到了节日利润,自会重视过春节。郭文斌建议,把春晚提前或者推迟一个晚上,把守岁留给中华民族。把春节的假日增加几天,年味会更浓,利润会更大。
郭文斌和诗社小朋友向大家拜年。
07
宁夏的“年味”很特别
在郭文斌长篇小说《农历》中,写了中国的15个传统节日,这15个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等,而这些节日在宁夏基本都有,但宁夏的节日习俗也有一些自己的个性以及不可替代性。郭文斌说,在参与制作中央电视台540集纪录片《记住乡愁》的时候,让自己对民俗有了新的认识。对比之下,宁夏的年俗很特别。比如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元宵节点荞麦灯的年俗,在全国就不多见。隆德县的马社火也具有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堪称民间艺术活化石。将来同名电影《农历》的上映,将会让人们看到宁夏节日风俗的特别之处,尤其看到宁夏年味的特别之处。
08
要长要久,就要让文成化
民间传统为什么可以保留至今?
郭文斌说,文化传播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经典传统,一个是民间传统。经典传统不牢靠,王朝更迭以及战火纷飞往往会将其中断。但民间传统则不然,当文化演变成民俗之后,就有了永久生命力,就可以继承和保存下来。中华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化文成俗,就是把文化变成民俗传下去。历史上没有哪一朝哪一代可以取消中华民族过春节。
至今,我们还能从民间的诸多节日仪式上,看到周礼的影子,武汉大学教授武可训先生认为《农历》既是小说,也是礼说,既是文学,更是“文化”,教化的作用,让体裁显得不再重要,就像食物的营养价值,让名称显得不再重要一样。(记者 蒋萍 王小梅\文 胡俊\图 马建宁 杨泠然\视频)
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宁夏新闻网专题《2019新年》
来源: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