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有一种母爱叫做无私的奉献

独家观点

2019-02-03 18:55

文本报记者唐东丽

图本报记者高强

今年66岁的由月环,人生的一半时间用来照顾患有狂躁性精神分裂症的儿子

这是遗传病,儿子的病症便遗传自她的丈夫。1978年,由月环经人介绍远嫁黑龙江,没想到爱人竟是最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在儿子两岁的时候丈夫发病,经常打骂她,怀里还时常揣着把刀,让由月环战战兢兢。1987年,她终于结束了这段令她恐惧的婚姻生活,带着5岁的儿子回到大连。

原以为摆脱了不幸的婚姻可以改变人生,没想到真正的考验在后面。儿子16岁时,终究没有逃过遗传。一次发病拿着菜刀追砍她,多亏邻居帮忙制服。还有一次拽着她头往墙上撞,鲜血直流,缝了6针。由月环惊恐得睡觉都要锁着卧室门。为了能照顾儿子,还能兼顾生计,20多年来,儿子在哪住院她就在哪家医院做保洁、做护工,还兼职在外面做几份零工。

如今儿子38岁,病情稳定一些,她也领了退休金,终于可以轻松点。她参加了社区舞蹈队,做了义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

2019年元旦刚过,我与春柳街道春华社区书记李萍相约一起来到由月环家采访,要写写她的故事。这是个一室一厨的小房子,炉灶挪到了阳台,厨房放一张单人床,儿子睡这,由月环睡卧室。一张双人床贴着有窗那面墙摆放,床脚是一个老式双开门衣柜,塞满了儿子的衣物。由月环的衣服以及常用的被子只能堆放在床上,用布盖着,一米八的床被占去一半。还有一些杂物用几个纸壳箱子装着,摞在衣柜边,也用布帘盖着。一些比较长又怕出褶儿的衣服实在放不下就挂在了顶棚的暖气管上,用衣服罩套着。家虽小物虽多,但并不显得凌乱,每个细节都能看得出主人的干净整洁。

家里一共两个塑料凳,我和李萍各坐一个,由月环坐在床上。“儿子发病的头几年,我恨不得娘俩一块儿去了。尤其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娶妻生子,我这个岁数的老姐妹都当了奶奶、姥姥,孙辈承欢膝下,让我羡慕不已。”她曾怨命运捉弄,哀叹自己不幸,日子就在憋闷与苦累中挨过。哪有天生就坚强,都是心一点点磨出了茧子才渐渐变得坚强的。

采访末了,我说要给她拍照片,她说先等一下,然后拿出化妆盒描了眉涂了口红,“捯饬两下。”她笑着说。看到她这种状态,我真替她高兴,能这样愿意“捯饬”,说明她真的坚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