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让爱飞一会儿 为回家加速
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少归家心切的人们都会选择搭乘飞机,为回家加速。但飞机再快也抵不过归家心切,让我们一起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看看,这里来来往往的旅客们都有着怎样的思念和牵挂。
春运期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每天有超过15万的旅客在这里起起落落,这个时候,他们的目的地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家”。
记者:你们去哪儿?
旅客 杨仁国 在成都务工:回家过年喽。
旅客 李琪 48岁:老父亲做的四川的乐山这边的白斩鸡,回去吃他们的味道。
旅客 孙艳萍 51岁 在成都务工:我母亲,我都一年多没看见过了,非常想念她。有妈在就是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嘛。
尽管距离航班的起飞还有一段时间,但旅客们早早来到了机场,大包小包的行李,满载对家人的思念。
记者:几点的机票?
旅客 张智康 23岁 现役军人:七点的。
记者:晚上七点的,这么早就来机场了?
旅客 张智康 23岁 现役军人:昨晚还没睡着觉呢,心情激动嘛,回家过年了。
记者:回家的第一件事准备做什么?
旅客 张智康 23岁 现役军人:大喊一声,我回来了。
记者:您给家人有带什么礼物吗?
旅客 宋文达 39岁 在成都务工:就是枣糕嘛,给孩子带的,这是糖什么的。
记者:没想着媳妇呀?
旅客 宋文达 39岁 在成都务工:想媳妇给钱就好使了。
记者:给多少啊?
旅客 宋文达 39岁 在成都务工:挣多少给多少。
记者:全给媳妇啊?
旅客 宋文达 39岁 在成都务工:那肯定都给嘛。
在机场的春运队伍里,除了在外务工回家的大队人马,记者也看到了不少反向探亲的旅客。
记者:第几次坐飞机?
旅客 唐政万 51岁:第一次嘛,心里特别高兴。
记者:第一次坐飞机,儿子买的机票。
男:对对对。
旅客 赵化炳 72岁 :她是第一次。
记者:现在什么样的心情?
旅客 王义英 65岁:高兴吧。
记者:高兴什么呢?
旅客 王义英 65岁:高兴到女儿家看外孙。
记者:心里面有期待吗?
旅客 王义英 65岁:我不懂什么叫期待,马上登飞机就行。
一张小小的机票,传递出浓浓的乡愁与思念,飞机飞过留下的那条白线,正是无数家人团圆的匆匆足迹。林正宣和老伴儿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今年,老两口决定一同坐飞机去湖南陪儿子过个年。
林正宣的女儿 李小红 35岁::我的兄弟在那边,亲人在那边,要过去看一下,反正每到过年就是来回的跑。今年他不跑,然后就两个老的跑过去玩。
一边团圆,一边旅游,这次出行,老两口特意穿上了女儿给她买的新衣服,还给儿子背去了满满一包的农产品。
记者:辛不辛苦?
林正宣 57岁 去湖南过年:辛苦。要去,自己的儿子,没办法,辛苦。
林正宣的女儿 李小红 35岁:但是现在交通各方面还是方便。
林正宣 57岁 去湖南过年:(以前坐火车去)那里(衡阳)要坐几十个小时,那时候,现在两个小时就到了坐飞机。现在社会好,交通发达,社会好过上好日子了现在。
两个多小时后,林正宣和老伴儿就能与儿子见上面了。而年过八旬的王敏政一大家子即将登上国际航班,飞往洛杉矶过个团圆年。
王敏政 81岁 去洛杉矶过年:像过去,我从长沙、株洲这里,到武汉,到她的家,12个小时,坐整一晚上。现在坐飞机,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甚至出国,根本就没想到过,说老实话,没想到过。
王敏政的妻子 潘显珍 80岁 去洛杉矶过年:孩子们都过得很好,是吧,我们到这个年龄还可以到国外去旅游,那确实不错,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
虽然是到国外过年,但红红火火的传统中国年味却不能丢,这一家人早就把过年的家伙事儿都装进了行囊。
王敏政的二女儿 王玫 53岁 去洛杉矶过年:我们带了中国的灯笼,串串珠,还带了那种红围巾,什么一些中国元素的东西,你看我们带了这么多东西。
记者:看到儿子第一句话要跟他说什么?
潘显珍:抱着亲一口,我就抱着亲一下。
王玫:我妈妈说,她说我要给骁骁做动员,让他赶快回国来。
出发让爱起飞,到达让爱落地。虽然航班还没有到,但人们早早地就开始等候。似乎早一点接机,亲友离家的距离就近了一步。
记者:您在这里等谁?
德阳市民 廖瑛 34岁:等我老公。
廖瑛的丈夫朱仲伦,是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两年前被派往几内亚比绍援非,今年春节,是朱仲伦两年以来第一个在家过的春节。
从机场到家的距离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家门口天已经黑了。推开门,他最牵挂的女儿,面对爸爸的回家似乎有点害羞。
几内亚比绍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二十个国家之一,朱仲伦是那里第一个来自中国的骨科医生。两年的援非工作,可以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极少。
记者:爸爸去非洲当医生没有陪你,你会怪爸爸吗?
朱仲伦的女儿 朱翛冉 7岁:摇头。
记者:为什么不怪爸爸?
女:他要救那边的小朋友。
厨房里飘出了又呛又辣的家乡味,朱仲伦的岳母忙前忙后,已早早为一家人准备好了满满一桌的团圆饭。
朱仲伦 37岁 援非医生:看到全家人聚到一起,这是一种幸福,温馨的感觉,就觉得自己在外面再辛苦再累,过年了,能够聚在一起,就觉得什么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