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市井街揭幕,春节可以“穿越”回老上海赶集
上海车墩的上海影视乐园除了是影视剧组拍摄老上海题材重要的取景地外,同时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向大众开放。
而今年春节,上海影视乐园又有新风貌,全新开辟出的一条“陕西路”,是上影置景工匠师傅们,参照历史,恢复出的老上海传统“风俗街”。街道的店铺陈设包含了铁匠铺、中药店、棉花店、豆腐坊、南北货、老虎灶、竹器店、煤球店、香烛店、钱庄等。百态市井中,那些由大人物与小人物们串联起的“交头接耳、津津乐道”的老上海故事,已经上演。
据介绍,陕西路上的街景还原的是民国时期的老上海,置景师傅们选取了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时间节点老上海最典型的缩影。
陕西路路口第一家店是一家南北杂货铺。而这样的店铺是“海纳百川”在一百多年前的生动例证。19世纪中叶,上海城内就已经出现了固定摊贩,出售红枣、黑枣、胡桃、金针、木耳、食糖、海味等。至民国26年,上海境内有此类店铺83家,至上海解放前夕,达到了117家。大大小小的南北干货店应运而生,风靡街头。
从南方的桂圆、食糖,北方的核桃、柿饼,海味中的海参、海带以及各式茶食糕点、糖果、罐头等,汇集了各地特色美食,丰富了人民的饮食生活。
现场的商品摆设和今天一些超市里也很相似,当年的老上海真的是很摩登呢。
再行几步,老虎灶里飘出的“烟火气”也十分引人注意。
“老虎灶”,是上海和苏锡一带地区对“熟水店”的惯称,专卖开水。当代年轻人对它会比较陌生。但在老上海,老虎灶曾林立于街头弄口,从清末到民国,因开埠上海成为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平常市民用开水大多依赖煤球炉和柴灶,十分不便。于是“老虎灶”应运而生。可以说,老虎灶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凝聚了老上海人的深情眷恋。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虎灶逐渐淡出上海市民的生活,2013年10月,上海市区最后一只老虎灶关闭了。
而这里的老虎灶不仅还原了灶台的模样,还咕嘟咕嘟地往外冒着热气。这样的细节得益于上影老道具师、置景师们精益求精的要求。从图纸到摆样再到每一个场景细节三番五次的调整,为了还原出场景的生活气息,上影的“老法师”们一点都不带含糊的。
清代上海城南门有一位名称濮元良的红炉师傅开了家叫“濮万顺”的铁铺,他打制的菜刀因锋利耐用而闻名遐迩,直至今日,上海及周边地区仍把菜刀叫作“濮刀”。
铁匠铺同样是过去老上海市井生活里“烟火气”的重要来源,栩栩如生的蜡像和几乎可以乱真的铁器让陈年旧式的生活也仿佛鲜活起来。铺子不起眼的角落里,还专门“生火”,让整个场景更加逼真。因为过去在铁匠的文化里,铁匠是火里求财,对“火”既尊重又忌惮,打铁炉即便熄灭,也不清理炉渣,以此祈求来年生意兴隆。
而昔日弹棉花的场景同样能够在这条市井风俗街上看到。
棉花匠的弯弓、压棉花所用的磨盘、棉花的绷线,都是过去十分讲究的细节。
再来上两个穿着民国时期制服的警察巡街,气氛就更妥帖了。
陕西路相邻的南京西路也是全面竣工的一条新街景。南京西路的橱窗按照电影《色|戒》中的场景全新布置。一路上,裁缝店、皮草店、鞋帽店、洋服店、珠宝店、绸缎庄、古玩店、书店、油灯店、钟表店、百货店、唱机店、服装店、食品店等,风味十足。
汤唯等候梁朝伟的“凯司令西餐厅”也装修一新。
凯司令是上海首家由中国人开设的西餐厅,栗子蛋糕和白脱蛋糕是这里的特色。张爱玲似乎是凯司令的粉丝,在她所写的《色|戒》中就对栗子蛋糕有过单独描述。
而西餐厅里还有不少小惊喜,比如卡座的座椅则是道具师从另一部电影《长恨歌》中的火车上“扒”下来的。
在这里,一杯一碗都和电影中同样款式,还可以租借电影中的服装道具来一场“穿越”。
工作人员还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春节期间,上海影视乐园还会有专属的春节民俗演出。不仅再现传统的中式婚礼,还可以让“戏精”观众当场体验抢绣球,穿上马褂、带上红花,拜天地、挑盖头,做一回“新郎倌儿”。
乐园里的届时也会支起各种摊位,剪纸、瓶内画、捏面人等,打造春节热闹集市。真正的上海小吃、南北杂货当然也会出街,游客们可以真正的在老上海街头“赶个集”。
戏精本精的你(男士),当然也可以。
大红绸缎下会不会是你喜欢的姑娘?背上美娇娘,跨马鞍、迈火盆,上花轿,体验一回“传统中式婚嫁习俗”。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