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门诊输液被叫停!输液真的等于慢性自杀?看完这些你就知道了
ID:cctvshzck2013
最新消息
在我国,“治病就要输液”,“输液才能好得快”的观念深植老百姓的骨子里。但其实,过度输液的状况在我国已长达数十载。静脉注射的特点是量大、起效快,但快不等于好,也不等于最安全。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占整个药物不良反应的57.8%,远超于口服和肌注给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每年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每人每年2.5到3.3瓶的平均水准。因此,作为一项重要的医改举措,吉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地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过度输液有什么危害?输液就等于慢性自杀吗?别急,今天小圈就带领大家来解读一番。
过度输液有什么危害?
1. 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门诊输液的药物70%含有抗生素类,过度输液会增强人体的耐药性,使得以后遇到相似的疾病不得不加重药量,更是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从而催生出一种更可怕的物种——“无药可治”的超级细菌。
2. 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血液中直接注入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者其他代谢产物时,可能造成人体发热、红疹、肿胀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
3. 会加重心脏负担
对于身体虚弱者、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输液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功能恶化。
4. 损伤身体的肝肾功能
输液使药物避免了胃肠的吸收,直接进入血液,但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长期过度输液,会大大增加肝肾负担,造成它们功能的损害。
5. 引起静脉炎症
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还可能引起静脉炎。除此之外,输液需要对皮肤进行刺穿,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针刺部位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
输液=慢性自杀吗?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符合以下八大特征的病人建议使用静脉注射:
1. 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 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 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 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 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 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 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 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所以,诸如以上所述的这些情况,静脉注射仍旧是临床上对患者更好的选择,所以大家大可不必对输液感到惶恐和过度排斥。
怎样判断是否需要输液?
“一刀切”取消门诊输液并不太现实,因为静脉输液≠静脉注射抗生素,一些电解质补充剂或是其他功能性药物仍然需要静脉注射给药。是否要输液,医生应该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身体状况来决定;而患者,也不要盲目要求输液,应该听从医嘱,尊重医护人员的决定。贯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能不吃药就不开药,可以口服就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治疗原则。因此,这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