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财经

2019-01-30 09:57

2018年以来,中改院成立课题组并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初步设想》报告,报告提出:

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是新时代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战略使命。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新的背景与我国扩大开放新的阶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精神,抓紧研究提出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总体方案,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与制度体系,对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对推动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就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目标,以开放为先、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服务贸易主导,以城乡一体、陆海相联、绿色发展为突出特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全球开放水平最高、最具国际竞争力、最有特点的开放平台,为探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示范。

1、打造最高水平的开放平台

(1)高度自由。实现港内服务、货物、资金、人员、信息等要素流动的高度自由,实现“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服务能力。

(2)高度便利。建立全球最便捷、高效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环境,为全世界投资者到海南投资兴业提供最大便利。

(3)高度法治。建议全国人大层面出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基本法》,作为核心法律制度;以经济立法为主,建立完备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专项法律体系,构建“最大自由+最严格法治”治理模式,为全世界投资者打造一个自由、稳定、平等、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打造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

发挥海南区位和地理优势,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以海南自贸港为平台,以服务贸易和海洋产业合作为主题,以建立泛南海自由贸易区网络为重点,以海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建设泛南海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综合开发和服务保障基地、区域人文交流平台、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

3、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服务贸易中心

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现代服务业全面开放和集聚发展中心、高新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集聚中心及全球服务贸易的国际中转、交易和促进中心。

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大任务

1、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1)打造全球最高标准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对标高标准自贸协定和双边、多边投资协定,推动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市场进一步开放,从边境上措施向边境内措施拓展,为我国更好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重构加强压力测试。

(2)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环境。大幅降低企业与个人所得税,实施不亚于香港、新加坡等全球知名自由贸易港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形成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吸引市场主体和人才集聚、促进跨国贸易、推动跨境投融资和离岸金融等业务的税收政策环境。

(3)打造具有高度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支持海南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促进条例》,简化工作签证程序,鼓励国际化人才到海南投资创业;赋予企业高度自由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选择权;逐步扩大免签范围,降低“绿卡”申请门槛,扩大海南永久居留许可申请范围。

2、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

(1)加快推进“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的建设进程。加快开通海南到东南亚国家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邮轮旅游航线;建立泛南海岛屿旅游经济合作体,开展旅游业项下的自由贸易;借鉴APEC商务旅行卡的成熟模式,探索发起岛屿旅游卡发展计划。

(2)加快推动泛南海区域、次区域双边、多边自由贸易进程。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以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合作为先导,推动旅游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进程;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经纪与管理、航运咨询、船舶检验、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搭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信息和电子商务平台,重点在海南建设光缆数字节点以及互联网交换中心,加快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为形成泛南海自由贸易区网络奠定基础。

(3)把洋浦打造成为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工、储备、交易为主要业务的自由工业港区。建设涵盖现货、期货的国际石油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把洋浦港打造成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枢纽集散点;以洋浦为枢纽加快航道和内陆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发展石化产业和以集装箱为主的海上运输体系,加大中央财政与开发性金融投入,构建以国有资本为主导,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共同参与的南海资源开发投融资平台。

(4)加快三沙前沿基地建设。在三沙市设立海洋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打造面向全球开放的海岛型开放高地;推进西沙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有序开放。

(5)以博鳌亚洲论坛为平台扩大人文交流。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动成立“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专家论坛,构建智库、学界和半官方交流机制;推动同有关各方建立“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政府间磋商机制和咨询机制,形成对话讨论机制化平台。

3、形成服务贸易主导的突出特色

(1)形成以旅游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下大气力调优结构,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健康医疗、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到2035年,建成全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其中现代服务业比重占60%以上。

(2)形成符合国际标准、具有海南特色的服务贸易新体系。加快旅游、运输等具有一定优势的服务贸易发展;加强健康医疗、中医药、文化体育、会展等特色服务贸易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金融保险、技术贸易、离岸服务外包、专业服务等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领域发展,提升其在服务贸易中的占比;大力培育数字贸易、信息技术、跨境电商等新兴服务产业,打造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3)制订并实施极简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试点在金融、电信、互联网、旅游、航运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逐步放宽和取消与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相关的限制性措施;制订并实施极简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提升商业存在模式下服务贸易开放度和透明度;建立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下开放领域事后监管与风险防范制度。

(4)加快形成琼粤港澳台服务贸易一体化新格局。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围绕海洋旅游、金融保险、海洋运输、健康医疗、现代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推进“四地”生产要素无障碍自由流通和服务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台湾地区在教育、医疗、现代农业、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实行更开放的人员出入境政策、职业资格互认和港澳居民在琼自由落户和就业政策。

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总体要求

1、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加快国际港口、国际航运、国际航线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原则加快建设。加快推进水利、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综合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立体化、网络式、陆海相连、内外联通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充分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推动泛南海区域航运枢纽建设;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与泛南海国家和地区的航运信息互联互通。

(2)按着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要求,加强旅游及相关服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对标国际化标准,提升旅游城镇和休闲度假区的商业配套设施水平;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支付、物流、结售汇等技术标准,建设一体化的跨境电商大数据信息平台。

(3)加强海底光缆、新能源利用等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以覆盖南海海域最大范围为目标,加快建设海底光缆网、通信基站、固定站台,提升泛南海区域通信互联互通水平;建设海、水、陆、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衔接的交通体系,提升区域海洋通达性和海洋资源利用便利化水平;推进分布式能源系统、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工程建设,增强岛屿淡水、能源补给能力。

2、形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格局

(1)按照“竞争中性”的原则营造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结合我国国情及海南省情,制定和实施统一的企业公平竞争规范条例,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地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研究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促进条例》,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创新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走出一条制度化、法治化之路;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各类市场准入、经营限制的法规、规章和规定,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

(2)更好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职能。加强政府在教育、医疗、公共就业、基本住房、收入分配调节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让本岛居民充分享受到自由贸易港红利;强化市场监管职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社会治理职能,建设法治环境,让经济社会在更完整、清晰、合理的法律框架下运行;完善治安防范体系,打造全球最安全的治安环境。

3、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1)打造“无毒农业岛”。强制执行与国际接轨的热带农产品种植标准;以热带水果和冬季瓜菜为重点,严格规定必须选择原生态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作为种植基地,把海南打造成为“无毒农业岛”。

(2)建立新能源岛。未来5年左右,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全面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生态环境;以新能源车应用和研发为突破口,带动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成为“新能源汽车示范岛”。

(3)建设蓝色海洋。修编并严格落实辖区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杜绝严重影响海域自然生态的项目开发,实施海洋生态安全追责与补偿机制;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对发生在争议海域、具有涉外因素的海洋环境污染案件,依法行使海事司法管辖权,维护国家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4)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争取国家发行50年以上的长期生态债券,用于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发展;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在海南组建专业化、区域性的“绿色银行”,重点支持海南绿色能源、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

4、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完善各级政府权责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边界,建立与政府权责清单相适应的监督制度;制定《海南行政效能评价准则》,严格执行;按着“党政联动、同类项合并”的原则,着力于决策、执行、监督“行政三分”,推进大部制的配套改革。

(2)以打造“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为重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清理事前审批事项,完善政府购买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务外,一律向境内外企业开放,实现同等标准下的充分竞争;自由贸易港服务和监管职能尽可能由法定机构执行,实现企业化管理;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使社会组织有能力承接政府下放的行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事项。

(3)严格保护各类企业家财产权。从法律上保障各类企业家财产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加快产权保护制度化、法治化进程,严格保护民营企业、外来企业等各类企业家财产权,以严格的法治维护商业自由和市场秩序;形成“新官要理旧账”的制度约束。

5、建立“放得开、管得住”的监管体制

(1)宽松的准入+事后监管+最严格法治。除个别行业外,海南自由贸易港对大部分行业完全放开,实行最宽松的市场准入;强化企业投资经营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

(2)采用最先进的监管技术。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对港口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采用全球先进监管技术,加快海关监管从“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型升级,提高货物、人员的通关便利化和智慧化。

(3)建立大监管体制。以强化统一性、独立性、专业性为目标,调整优化市场监管机构,重点加强消费市场监管、垄断行业监管、金融监管的力度;在海关设立集中查验中心,海关、健康、卫生、危险品检查等部门在其中联合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次性”服务;必要时可聘请国际专业管理机构来负责某些监管业务的运作。[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