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大宫门百年来首次亮相 有望向公众开放
1月28日,在新时代圆明园发展思路专家研讨会上,圆明园公布大宫门考古遗址发现成果,包括大宫门遗址、东西门罩遗址、金水桥遗址、河道遗址等。近期,圆明园将启动对大宫门片区的保护工程,未来这里将有望分三部分展览对公众开放。图为大宫门遗址发掘现场发掘出的河道遗迹。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据介绍,大宫门是当前圆明园三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该门建成于雍正三年(1725年),是圆明园三园中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宫门区,居圆明园四十景之首。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宫门被焚毁。图为大宫门遗址发掘现场发掘出的玉石路。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后来,同治皇帝曾命人对其进行重点修复,但并未完成便停工,大宫门就此在随后的一百余年时间里逐渐荒废。2002年至今,圆明园管理处对大宫门遗址进行了四期考古发掘工作,现已基本发掘清理出六处主要建筑遗址和部分河道以及道路广场。图为大宫门遗址发掘现场发掘出河道遗址内的柏木钉。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1月28日,在新时代圆明园发展思路专家研讨会上,圆明园公布大宫门考古遗址发现成果,包括大宫门遗址、东西门罩遗址、金水桥遗址、河道遗址等。近期,圆明园将启动对大宫门片区的保护工程,未来这里将有望分三部分展览对公众开放。图为《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所描述的大宫门区域景观。(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圆明园管理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