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新春走基层:记者直击“紫琅1号”盾构机司机日常

独家观点

2019-01-29 10:33

盾构机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朱冰彦

1月25日下午3时40分,从集成村站(暂定名)首发的“紫琅1号”盾构机,完成了第400环的掘进。此刻,距离南通轨交1号线首台盾构机始发正好两个月。地面上看似波澜不惊,地下却是风生水起,数百米长的隧道已经浑然成型。

江湖中流传着一种说法:会开盾构机的人,比驾驶飞机的人还少。对汽车司机、轮船司机、火车司机司空见惯的南通人,十分好奇在地下十余米深处、驾驶盾构机的司机如何工作。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是一群驾驶着“豪车”的工匠,在机器轰鸣声的陪伴下,以毫米级的精准度在地下掘进隧道。盾构机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盾构班组的工人们三班倒,每天都要在地下深处呆8个小时,吃喝拉撒全在地下

集成村站是南通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标的一部分。土建01标包括两站两区间。负责这一标段施工的中铁四局,前身可追溯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以“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闻名于世;目前,该局在中铁各工程局中是公认的“排头兵”。在项目部办公室主任张正荣带领下,我们下到始发井,穿过了地下一层的站厅层,来到地下二层站台层。隧道蜿蜒向前,一眼望不到头。沿着刚刚铺设的一环又一环管片,犹如洞穴探秘一般,我们走向“紫琅1号”盾构机。在步行300余米后,我们接近了盾构机的尾部。由于“紫琅1号”正处于工作状态,我们用超大嗓门和“笔谈”完成了难忘的地下采访。

在盾构机大约2平方米的控制室,当班驾驶员刘洪军、副驾驶员兼技术员陈源源,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盾构机掘进。对操作台上的几十个按钮,他们再熟悉不过,时刻盯着监控屏,双手熟练操作,盾构机刀盘快速旋转,推进油罐的不断伸长,盾构机整机在导向系统的指引下,沿设计轴线向前推进。盾构机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万分小心。所以,即便陈源源这样的老司机,也不敢有一丝马虎,午饭、晚饭同事送过来,不离开主控室;也不敢多喝水,尽量避免上厕所。盾构机呈蛇形前进,一旦监测到偏离“航道”(设计轴线),驾驶员会立即通过调整盾构各分区的油压差纠偏,盾体机机体轴线与隧道设计轴的偏差不能超过5厘米。

陈源源告诉记者,刀盘直径约6米,酷似一面巨盾,是开路先锋,负责打开地下空间。在盾体的后部则是盾构机的盾壳,盾壳内包裹着的盾构的掘进系统、拼装系统、油电系统、注浆系统、油脂系统、导向系统等等。盾构机刀盘切削下来的渣土,通过安装在盾壳内部的螺旋输送机,抽送到盾构机后配套上的皮带输送机上,然后由皮带输送机运输到渣土车上,渣土车将渣土送至井口,通过龙门吊吊装至设置在顶板上的渣土坑。完成盾构机掘进后,需要进行“镶瓷砖”,就是在隧道内拼装一圈预制管片,形成隧道的“内立面”。盾构机每掘进一环(1.2米),就会停下来拼装管片。盾构机驾驶员唯一能休息的时间,就是管片拼接的时候。6个管片形成一个环状空间,建成的成型隧道,为下一步的地铁施工奠定条件。一路上,我们看到这些管片每片之间、每环之间严丝合缝,共同构成了长长的隧道伸向前方。张正荣对管片质量给予点赞,特意介绍说:“这是南通本地的一家管片厂——南通航宇结构件公司生产的。”

38岁的盾构经理念剑龙,来自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先后参与过广州、成都、北京等地的地铁建设,从一名一线的盾构驾驶员干起,担任盾构经理已有6年。“和在其他城市修地铁相比,南通有些特殊。”念剑龙说,南通地下为富水细粉砂地层,盾构机调整姿态比较困难,主要通过推进油缸分区油压差的微调,把姿态调整的精度控制在毫米以内。针对南通的地质条件,施工方在施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盾构机选型,在原先比较成熟的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机型基础上,在设计生产中增加了一道尾刷。“我们看到的这台盾构机是三道尾刷、一道钢板刷,防止盾尾渗水,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采访中我们获悉,过年期间“紫琅1号”盾构机正常推进,项目部安排了专门的厨师,保障大家的年夜饭。当然,对当班工人而言,年夜饭将在地下进行。陈源源说:“虽然辛苦、虽然想家,但为了尽快圆南通市民的地铁梦,我们快马加鞭,义不容辞。”

“‘紫琅1号’盾构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成功驶出始发加固区,目前处于常态化掘进作业的阶段。”念剑龙告诉记者,“紫琅1号”将在今年5月抵达南通西站(暂定名),完成第一阶段的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