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这些智能家居变身“偷窥神器”,你的隐私可能正被围观

独家观点

2019-01-28 17:57

年迈的父母在家是否安全?

保姆看护小孩是否用心?

家里有没有进小偷?

家里安装一个摄像头

手机再安装一个App,

就能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家里的情况了,

实在方便。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智能摄像头都存在技术漏洞,极易被破解,如今网上也出现公开贩卖破解智能摄像头的教程和软件。

同时,一些不法分子还利用这些安全漏洞,窥视他人家庭隐私生活,录制后在网上公开贩卖。

智能家居可能正在“监视”你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进入家庭,

一些安全漏洞也频频曝出。

智能门铃

最近,亚马逊公司旗下一家公司研发的智能门铃被曝出,公司员工允许观看用户门铃摄像头拍摄的视频。

这款智能门铃由美国加州一家公司研发,门铃上带有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与门铃连接。当有人按门铃时,用户就可以通过摄像头清楚看到上门的人是谁,并与他们对话。

据英国一家网站爆料,研发这款门铃的公司允许员工观看“世界各地每一个”门铃摄像头所拍摄的视频。爆料称,公司的工程师不仅可以看到一些用户“未经处理的”影像,而且还能在公司服务器上共享这些未加密视频。

然而对于这些情况,用户完全不知情。

对此,这家研发公司解释称,他们允许员工观看视频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一旦发现公司员工滥用系统,将立刻采取措施。

不仅仅是智能门铃,

智能电视、扫地机器人等,

都有可能正在“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智能电视

韩国三星公司2015年推出的一款智能电视,用户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软件,对电视“下指令”,实现开机、关机和换台。

然而,三星公司曾表示,如果用户下达的指令比较复杂,连通网络的智能电视就只能把用户说的话录下来,发送给第三方公司进行翻译。而录音期间,所在环境中的“一切响动”都会被记录下来。

这也就意味着,“长出耳朵”的电视能听到的或许不仅仅是开机关机指令,可能还有“不该听的隐私”。

扫地机器人

此外,利用摄像头扫描周围环境,并执行自主清洁的扫地机器人,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互联网的另一端,黑客手中的扫地机器人却变身成为了一位“间谍”。

原来,这家网络安全公司,在扫地机器人的登录软件中发现了漏洞。利用漏洞,黑客可以伪装成用户本人登录,对家电进行远程遥控,实时看到家中的情况。

如何防范智能家居出现安全隐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私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时,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呢?

1

我们在挑选智能家居产品时,应对所选品牌进行调查及筛选,切勿购买“三无”产品,注意留意权威部门发布的相关产品质量信息。一些知名的品牌,在技术能力,企业责任等方面会更优于小品牌。

2

在使用智能家居产品和接受相关服务时,仔细查看相关说明和厂商声明,充分了解选购产品和服务的各项功能,注意和防范用户信息可能泄露的风险。

3

密码设置应有一定的复杂度并定期修改,同时多级密码不要设置为同一个密码,否则就失去了多级密码的意义了。

4

第四,还要对摄像头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实际拍摄角度与安装时发生变化等情况,就需要考虑自己的账号安全了。同时,要关注所用品牌摄像头安全方面的消息,如果发现设备漏洞应停止使用,等待厂家更新,并保证所使用的摄像头软件是最新版本。

与此同时

业内人士还针对家用智能摄像头行业

提出了建议

首先,亟须建立一套针对智能摄像头的信息安全标准。

其次,建议智能硬件开发商建立自己的运营平台,以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及时发现并阻断黑客的攻击。

最后,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应急响应预案,确保在安全漏洞出现后,能够快速响应,并最大程度降低用户的损失。

智能摄像头安全漏洞打“补丁” 还需联防联治

在“互联网+”的时代,如何提高隐私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命题。

首先,厂商不能留下隐私安全漏洞,通过技术关口挡住窥探隐私的“不法之眼”。

其次,消费者自己除了阅读用户协议、安全设置密码、还要把摄像头安装远离隐私地带等。

一旦发现自己的隐私视频流出,要立即要求平台删除相关的视频,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严格法治,一方面严厉打击叫卖扫描软件的行为,另一方面严厉打击盗取、传播和贩卖家庭隐私的行为。

只有堵住泄露隐私的黑洞,

才能让人们真正放心

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