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4点的高铁线吗?这群90后:见过啊,刚下来
高铁怎么称重量?
动车状态谁监控?
车轮“老茧”是谁修?
巡检隧道要“膜拜”?
火车换轮咋操作?
最“苦”线路谁守护?
春运大幕拉开,准备或已经踏上归途的你是否想过,一趟趟呼啸奔跑的列车背后,有一些或身怀绝技或默默坚守的人保证了你的温暖回家路平安顺利。中国之声春运特别报道《你不知道的……》,揭秘列车守护人和他们的故事。
今天推出
《你不知道的山巅云端“精调师”》
秦岭腹地的安康新场街站海拔1500多米,是西成高铁的最高点。西安电务段的10名铁路信号工常年驻守于此,在山巅云端守护着高铁的信号设备安全。
信号设备复杂精密,检修、维护标准多以毫米、毫伏为单位,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负责检修维护设备的信号工们又被称作“精调师”。我们跟随记者走进秦岭,感受一下“精调师”的作业。
你不知道的山巅云端“精调师”来自中国之声00:0004:08
凌晨零点,新场街站。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夜的寂静。一支五人的信号工小组从工区小院鱼贯而出,新一天的工作即将开始。
“(对讲机)天窗是76603,零点到五点,站内上下行……”零点到五点,高铁列车停车的这五小时被称作“天窗点”。组员王超说,每一次工作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今天要赶在 “天窗点”内,完成道岔设备的检修维护。
“基本上高铁这边是白天运行,只有晚上才停车,‘天窗’其实在我们这就是在不影响列车的前提下,给我们一个时间段进行维修作业。”
你见过凌晨4点的西成高铁线吗?就这样的↑
铁轨悬在空中,每次开工先得爬上9层楼高的高架桥。台阶上是一层冰碴,大伙儿一边爬,一边相互提醒着注意脚下。
每次作业,信号工们都要爬上中间的铁梯到达桥上的新场街站
锁好站台上的铁门,作业组正式上道作业。带队的工长付子豪说,今天的工作内容是常规性检修,就像是对设备的“体检”,每季度要完成一轮。
记者: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付子豪: “今天是3号道岔的检修、计表。”
记者: “要检修哪些东西?”
付子豪: “3号道岔整组,所有设备都要检修。”
信号工上道使用的部分工具
道岔设备决定着火车的前进方向。秦岭隧道内气温低、潮气重,信号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格外敏感。检修中,工人们蹲在铁轨旁,头顶探照灯、对电缆盒进行精细的维护。付子豪说,电缆盒的丝毫破损和裂纹都会影响信号传输的精准性。
“电缆盒,这里边必须防潮,而且这是隧道里面,湿度本来相对较大,所以我们这边加了密封垫圈,里面都是用胶粘在里面的,然后里边我们也放了一袋干燥剂,即使进去湿气,它也能及时吸附掉。然后我们加好锁之后相当于与外界完全隔绝,不会有水汽进去影响电器。”
工长付子豪正在对道岔滑床板水平情况进行检查
除了电缆盒,“精调师”们施展身手的地方还有钢轨。固定在地面上的钢轨叫基本轨,能够左右移动的叫尖轨。如果基本轨和尖轨之间贴合不够紧密,缝隙大于0.3毫米,火车变道时就有脱轨的风险。付子豪手拿一把塞尺,测试轨道间的缝隙。
“我们现在用的是0.5毫米的塞尺片,发现现在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缝隙是大于0.5毫米的,这个不符合我们作业的标准。现在我需要对他进行调整,通过杠杆螺丝对它进行加压处理。”
铁路工人们正在整治道岔
站起、蹲下,蹲下、站起,一遍遍的擦拭,一次次的测量……秦岭的凌晨,寒气逼人。王超打趣说,今天老天已经相当给力,气温还不到零下十度。如果赶上下雪,秦岭的风能把脸上割出口子……
“四季都是冬天。我们夏天的时候上道,穿短袖不行,还得披个棉袄上来。冬天就更不用说了,蹲的时间长的话,就有可能站不起来了,就冻僵了。”
信号工朱阳艺(左)和关晓正在进行道岔检修计表
早上7点15分,当天的头班西成高铁准时从新场街站呼啸而过。忙碌了通宵的信号工们此时已结束工作。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身处大山深处,惦着山外的家,还有内心的青春激荡,他们有过动摇,也有过彷徨,但却没有离开。
孔德斌: “刚知道要调到这来,心里边接受不了,感觉就隔离在这了。来这之后同事都很热情,干着干着环境也适应了。”
王超: “有一次家人坐车,她就感觉特别平稳,我就特自豪地告诉她这是道岔,这是我们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给她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自己还挺自豪的。”
尹家龙: “新场街环境比较艰苦,但是它对于西成线有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作为一个年轻人要沉淀下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王化强 总撰稿:任捷 编辑:解朝曦 记者:刘涛
通讯员:王超、赵少宁、王菲、赵震
新媒体编辑:柴婧、周文超 视频制作:苏醒(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