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小年 | 倒计时7天,准备过大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
俗称“小年”
再有7天
就是大年三十了!
说起这小年
到底是哪天
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在北方地区
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
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其实
不论小年是哪天
人们辞旧迎新
渴望团圆的愿望不会变
民间传说
每年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禀报这家人的善恶
让玉皇大帝赏罚

由此而来,
也衍生处小年众多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
玉皇面前免开言,
回到咱家过大年,
有米有面有衣穿。”
这是一首民歌,
说的正是祭灶神
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糖瓜
这类食品又甜又粘
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上说
上天后嘴被粘住
免生是非
保日子平平安安

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
除了供奉糖瓜、糕点,
还要换灶神画像。
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
家家户户也都要
“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小年民俗活动多种多样
多是为了过大年做准备
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
心灵手巧的人们
用一剪一刀在红彤彤的纸上
刻画出了对新年的向往
当阳光穿透窗花照进屋
浓浓的年味就扑面而来
这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不懈追求

中国人过节都喜欢热热闹闹的,
鞭炮的声响,
可以渲染过节气氛,
不过由于空气污染等因素,
近年很多城市已经禁放鞭炮。

北方的每个节日
几乎都会有饺子的身影,
小年夜也少不了要吃饺子
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吃饺子
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面脸丹如朱顶鹤,
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
此是人间祭灶时。
宋代诗人孙纬这首《献寿》
前两句写的是灶神相貌
后两句则是写祭灶的活动

北船不到米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
虽然眼下困苦
一定会拿来与我同食的
苏轼这首诗
虽是写岁末生活的窘迫
却也很乐观

有人说
有家的地方才叫年
即使归期不定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团圆
哪怕短暂急促
小年到了
游子还乡

距离春节只有7天了
还在外奔波忙碌的你
是否已经买好回程的车票
是否已经准备好送爸妈的年礼
是否已经闻到了家中团圆饭的香味

盼望着
盼望着
回家团圆的日子就要到了
你到了
年就到了
首都文明办致市民朋友
文明过大年倡议书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瑞犬辞旧岁,金猪迎春来。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首都文明办给您拜年啦!过去的一年,北京大事多、喜事连,服务保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大城市病”治理成效显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行政副中心正式启用……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市民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在此,首都文明办向您致谢,为您点赞!
为了过一个吉祥年、平安年,我们再给您提个醒儿,和您共勉:
“热热闹闹”过大年。春节是老百姓最看重的节日,那些传统的老理儿咱可不能丢。“廿三糖瓜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一边回味着儿时的童谣,一边贴对联、剪窗花、挂灯笼,陪着孩子守岁,带着家人四九城里逛庙会、赏花灯,把年过得喜庆有年味儿。
“干干净净”过大年。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咱北京人向来讲礼数、懂规矩,要积极响应“门前三包”号召,鲜花绿植扮靓阳台,屋里屋外收拾停当,主动参与社区庭院美化,自觉做到不乱吐乱扔、不乱贴乱画、不乱摆乱堆、不乱停乱放,垃圾分类投放,共同呵护美好家园。
“清清爽爽”过大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为了节日期间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体验到顺畅的交通环境,请您继续关注支持“V蓝北京”公益行动,走亲访友优先选择绿色出行;亲友聚会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坚持“光盘行动”;抵制封建迷信,不搞焚香烧纸祭祀;遵守禁放规定,不在五环内燃放烟花爆竹,让节日期间的首都更清新、更有魅力。
“团团圆圆”过大年。家和万事兴。要珍惜难得的假日时光,放下手机,多陪家人唠唠嗑儿,一起动手包饺子、做顿年夜饭,一家人围坐电视机前收看春晚;外出遇到还在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要面带笑容主动道声过年好,给这座城市增添一抹温情。
我们都是追梦人。转过年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奋发努力,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盛典!
首都文明办
2019年1月28日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客户端
制图:康剑
监制:王祎
编辑: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