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中国足球为何总会沦为“看客”?

独家观点

2019-01-27 13:03

带着3胜2负,挺进8强的成绩,中国男足的球员们在本周末分三批,从阿联酋回到国内。0比3不敌伊朗队后,国足与亚洲杯“缘分已尽”。在遗憾的同时,这样的结局也不免让人思考:为何每到洲际大赛的关键时刻,中国足球总会沦为“看客”?

图说:国足0:3不敌伊朗队 图IC

急功近利缺耐心

目睹年轻的卡塔尔队将拥有孙兴慜的韩国男足挡在四强门外后,不少球迷忍不住发问:“同样是以弱打强,为什么人家能取胜,我们就做不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答案很简单——急功近利。

近几年的中国足球,犹如一个冷热交织的矛盾体,让人难以捉摸。一方面,资本的不断涌入让中超联赛越发火热,大牌外援的纷至沓来,更使俱乐部竞争力水涨船高。纵使足协三令五申要求理性投入,似乎也难以阻挡投资者们的热情。究其原因,自然离不开“烧钱”后所能带来的丰厚回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训,这个本该最受足球从业者重视的环节,却因为不能迅速为俱乐部带来利益,而长时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而在同一时段,国足的对手们却在努力完善着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消彼长之下,国足在亚洲赛场的竞争力连年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说:孙兴慜父亲孙雄政观战 图IC

亚洲杯期间,孙兴慜的父亲曾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足球运动需要遵循发展规律,一名球员从学球到成材至少需要10年,教练和球员都要有耐心,这是成功的基础。”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足球最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份对未来的执着和耐心。

随波逐流缺风格

若是问起几支亚洲传统强队的技战术风格,相信不少球迷都能脱口而出,“日本善传控、韩国重拼抢、伊朗高压迫……”可一旦问题的主角变成中国男足,却几乎没人能给出准确的回答。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缺少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已经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一大顽疾。

图说:中国足球缺少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图IC

任何一种风格的形成,都需要一个长期稳定而系统的规划。在本届亚洲杯的四强中,日本和伊朗两队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从职业化伊始,便确定了“技术足球”的发展方针,并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至今;后者也在奎罗斯长时间的调教下,形成了一套符合队员身体和技术能力的战术打法。鲜明的风格特点加上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也成为两队始终能处于亚洲顶尖的关键。

相较之下,中国足球显然过于随波逐流了。翻开最近20年来国足的主教练名单,可谓土帅洋帅“纷繁交错”,各种流派“前赴后继”,然而最终却没有一人能逃过来去匆匆的宿命。原本还有些家底的国足,也在“从尝试到失败,再到开始另一种尝试”的恶性循环中,慢慢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图说:亚洲杯后,主教练里皮宣布离任 图IC

如何调整是关键

平心而论,亚洲杯8强的成绩,已经是现阶段国足所能交出的最好答卷,输给韩国和伊朗的结果,也是实力使然。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足球而言,通过本届赛事认清差距,摆正位置,同时为未来早做打算,显然要比简单粗暴的“问责”重要许多。

尽管“银狐”里皮已经确认不再执教国足,但在临别前,年逾古稀的意大利老帅还是留下了“国足的未来要靠青训和留洋”的谏言,这无疑给中国足球的发展,指明了一些方向。接下来,就看管理者们能否痛定思痛,对各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真正让亚洲杯的失利,从坏事变成好事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在经历了亚洲杯折戟的痛苦后,未来的中国足球能少当几次“看客”,球员们也能凭借自己的表现,一步步走回亚洲“舞台”的中心。(新民晚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