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春运第一天:不用提前买票,直接扫码坐火车!刚刚,支付宝放出大招!

时讯

2019-01-22 14:34

年味越来越足,归家的脚步越来越近。

春运第一天,谁也没曾想到过,一个小小的手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就在刚刚,广深城际在全国铁路率先实现刷支付宝坐车,旅客不需要提前买票,只需要拿出支付宝扫一扫,就能实现进站乘车。

不用提前买票,直接扫码坐车!

有些事情还没来得及思考,就已经发生了。

就在周末,广深城际铁路宣布,从1月21日开始,广深城际全线车站正式启用支付宝扫码乘车功能,乘坐广深城际动车的乘客注册后,就可以直接扫码坐车了。即便是忘记携带身份证,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广深铁路为广东省内首条连接广州市、东莞市与深圳市之间的城际快速客运专线,包含广州、广州东、东莞、常平、樟木头、平湖、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里较为繁忙的线路之一。

这意味着,以后我们乘坐广深城际列车,不用再为一张小小的车票费尽心思,更不用为了取票而排起长长的队伍。

根据介绍,扫码乘坐火车主要分为4个步骤:

其一,在支付宝搜索“广深城际扫码通”小程序。

其二,首次使用需要进行注册、开通功能以及人脸识别。

其三,注册完成之后,便可打开小程序中的付款码进行乘车。在此之后,每次乘坐火车,只需要打开支付宝付款码即可完成进站和出站。

其四,在闸机口扫码之后,再经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进站和出站。

很方便很快速有木有,这和我们平常坐公车投币一个道理。只不过,支付工具换成了支付宝。但火车毕竟是横跨多个城市,广深铁路和支付宝又是如何做到快速让乘客坐上火车的呢?

实际上,乘客在扫码进站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匹配最近一班火车的车次,进行座位的分配。即用户将会接收到一条关于车次、座位号安排的短信。即便没有座位了,也会默认为无座票。

而在价格方面,则是会先按二等座全程费用预扣费,到达目的地之后,再进行实际扣除。

如此下来,即使是来不及买票,也能直接扫码乘车到达目的地。特别是对于经常往返广深的乘客而言,将会节省很多必要的时间。

尽管目前扫码乘坐火车仅在广深铁路覆盖,但这无疑是释放一个信号,未来或将在更多的铁路覆盖这一服务,更为人性化的功能正向我们走来。同时,也为阻击黄牛倒票、卖票提供新的思路。

黄牛,我该拿你怎么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次有阻击黄牛倒票的新功能出现,不少网友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一放票就秒没,捡漏也没别人手速快......无论给自己加个多少个加速包,在抢票这条道路上,终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那个总是比我们快的人,便是黄牛居多。特别是春节临近,买不到票的人群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黄牛身上。

现在在短途出行中,上线扫码乘坐火车的功能,或将进一步阻击黄牛倒票、抢票的行为。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进站、购票等环节,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而支付宝为了防止黄牛,则是在其基础上,加持了“刷脸”认证技术和金融级的安全技术能力,可以确保为乘客本人购票。

即乘客在未买到票的情况之下,也能通过支付宝直接扫码坐车。如此下来,乘客也不必再掷重金到黄牛处购买车票。

目前来看,城际列车的确可行。以广深城际列车为例,平均二十分钟发车一趟,频次很快。即使列车已经满员,乘客也能等待下一趟列车。不过,如果涉及到长途列车,所要考虑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比如,列车满员、车次较少的问题。

当然,问题总是靠人想办法去解决的。如今在短途出行中,已经实现扫码坐车,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对于支付宝而言,又是一次与微信支付正面刚的时刻。

打入腾讯主场

去过深圳和杭州的朋友都知道,目前杭州已经全面实现支付宝扫码乘坐公车、地铁,却很少看见微信支付的身影。相反的,在深圳几乎都是使用微信支付扫码出行。

深究其中原因,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一个是阿里的大本营,一个是腾讯的大本营。在自己的主场里,当然还是力推自家最得力的应用。

只不过这一次,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和广深铁路合作的伙伴,竟然不是位于深圳的腾讯。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些年来支付宝和微信斗来斗去,在无数个领域已经展开过无数回合对决。尤其是在出行领域,一直都是双方虎视眈眈的肥肉。

这是由于一方面,线上流量趋于瓶颈,而高频的出行领域,将会帮助巨头们进一步抢夺流量。另一方面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中国公共交通每年客运量为1500亿,平均每天有超过4亿人出行。这意味着,谁能更快、更广的抢占这块宝地,谁就能拥有更多战胜对手的法宝。

由此,我们都能看到,自2014年,支付宝推出“乘车码”概念之后,微信也相继推出各种乘车的新操作。扫码乘车也好,坐地铁也罢,这两大巨头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城市。

所以,伴随着如今支付宝的这一个动作,微信支付能服气吗?小编斗胆猜测,在带领我们走向祖国千山万水的铁路上,又将上演一场微信与支付宝的对决。

"云掌财经"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kf@123.com.cn,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