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中国网络美术馆:推荐艺术家-蔡同信

文化娱乐

2019-01-25 09:12

蔡同信

作者简历:

广州美术学院教师

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空间整合设计工作室负责人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南大学软件学院工程设计硕士

无意识的意识涂墨

“涂墨”——是蔡同信自我作品的一个定义。

多年来,蔡同信每天深夜在自己的空间里忘我的行为,他给自己强加的生活方式,在很多人看来未必能够理解,包括我在内,只不过我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作为设计师及教师双重身份的他每天面对的首先是现实职业中的繁重的设计任务,还有生活上的琐碎之事,两者会给他“涂墨”带来怎样的影响,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生成系列20号》

《生成系列21号》

蔡同信初期的作品,觉得是在寻找内在的“心境”,笔墨“空灵动荡而深沉幽渺”。然而他却告诉我,他画的是肖像,可画面似乎呈现出来的是天地境界,山川草木,人的具体形象在视觉上很难意识到。瑞士思想家Amio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在重复了几百张作品中,人像就是蔡同信的自我肖像而已,周而复此地不断寻找意识中的自己,然而却没有清晰可辨的具体形象,偶尔看出一双巨眼,是有意的分离抽象,还是无意识流露?

《生成系列22号》

到目前为止,蔡同信还没有给自己作品命过任何名字,依然每天子夜提笔,这成为他生命的常态,矛盾的常态,毁灭与重生的常态。沈从文写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理解蔡同信在对其生命的不停地感慨间惟想转化笔墨为自我形象,渴望将生命中的某种状态有所凝固,形成一种空间的存在和延续。也恰恰是这样,感觉到他的内心脆弱和种种挣扎,一切都是消逝者。问他为什么近来画面的水墨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丙烯,以致刚进他的画室门口,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气味,曾经淡淡的墨香早已荡然无存。焦虑毁灭空灵!苍白扼杀幽渺!让人无法直视其画面,一种能穿透任何人内心深处的罪恶感!然而他却是淡淡的回答我:“别人在油画布上画国画,我就在宣纸上画油画罢了!”显然是在掩饰,因为技法与形式在我看来都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是在掩饰来源于现实生活世界的各种压力,言语间的淡然,却在视觉中赤裸裸的展露荒诞。记得达利有幅作品叫《头爆炸》,按弗洛伊德用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具有较弱潜能的意念必须由那最初具有较强潜能的意念里,慢慢吸取能量,而到某一强度才能脱颖而出,浮现到意识界面来。”

《生成系列23号》

蔡同信整个自我肖像系列作品里就有这种转换的现象。也许就是这种现象置换,让我感觉这是蔡同信这么久能坚持下来的原因,这种坚持其实是一种牵制规则,实在是一种还原自我精神的过程。随着每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每天对自我还原就保有新鲜的敏感。

《生成系列24号》

对他而言,“涂墨”本身就是生命中一次次体验,一个个看起来单纯而坦率的画面,可你一花时间去分析,结果却是一点也不单纯,甚至在黑暗处有一种“兽性”的一面!

《生成系列25号》

直至目前,蔡同信还是给自己的行为定义为“涂墨”。

莫堪安之记于广州

《生成系列26号》

《生成系列27号》

《生成系列28号》

《生成系列29号》

《生成系列30号》

《生成系列31号》

《生成系列32号》

《生成系列33号》

《生成系列34号》

《生成系列35号》

《生成系列36号》

《生成系列37号》

《生成系列38号》

《生成系列39号》

《生成系列40号》

《生成系列41号》

《生成系列42号》

《生成系列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