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皮萨里德斯:中国互联网让农民在家乡也能增收
1月24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由罗汉堂与世界银行共同举行的午餐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在谈到中国互联网的经验时表示,互联网让农民在家乡也能提高收入。
他说,多年前我开始研究世界贫困问题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全球贫困现象?是失业么?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失业呢?
皮萨里德斯最后发现,一切都和市场的可及性有关。现在世界上的贫困地区,都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市场,缺乏普惠的市场,缺乏发展完善的市场。
皮萨里德斯是罗汉堂发布的《数字技术与普惠性增长》报告的执笔人之一,对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做了广泛的研究,他认为,互联网和平台型经济,能够有效打破制约成熟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比如在中国,没有互联网,农民只能进城打工才能提高收入。而互联网却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也能获得同样的发展机会。而互联网金融则让需要资金的人不再需要跑到银行物理网点就可以几秒钟内就获得服务。
皮萨里德斯说,我很早前就开始的研究还发现,互联网连接的人们所在地越是相隔遥远,网上平台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越是多样化,让世界变得更加普惠。比如,中国偏远地区农村的居民可能无法到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里的购物中心里买东西,但在网上购物则可买到一模一样的商品。所以总而言之,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尽可能多的参与方,提供普惠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消除贫困。
在这次午餐会上,阿里巴巴倡议发起的罗汉堂发布了其成立以来的首份研究成果《数字技术与普惠性增长》,这份报告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议,都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普惠价值给予很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