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儿到大学生,为抚养这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古稀老人坚持19年
19年前,
她是个嗷嗷待哺,
却无父无母的孤儿;
她是一位勤恳善良、
持家有道的能干农妇;
19年后,
他成为一名胸怀大志、
奋发图强的大学生;
她已然是一位白发苍苍、
行动迟缓的古稀老人。
在南昌县武阳镇南坊村,
谈起刘桂花,
街坊邻居都忍不住感叹——
“没有她,
那个可怜的孩子就没有今天。”
刘桂花悉心照顾侄子19年,
送侄子上大学的感人故事,
广为流传,感动十里八乡……
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中,
这个故事被推荐入围,
感动了大多数评委,
获得第275期正能量一等奖。
刚满周岁的孩子成了孤儿
被她领回家
19年前,刘桂花的小叔子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处理好后事后,他媳妇又突然离世。两人刚满周岁的孩子万乐乐(音)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这孩子是小叔子家唯一的血脉,我们总不能不管吧!”当时57岁的刘桂花把4个子女叫在一起,说出了心里的这番话。
那时,刘桂花的老伴已去世,她自己身体本就不好,平日也需要子女照顾,一家老小都指望着几亩水田度日,生活十分困难。
刘桂花表态:“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子孙,作为孩子的三妈,我无论如何都要接过来。”
为孩子上大学
四处筹钱
在她的照顾下,万乐乐慢慢地长大。每当说起这孩子,刘桂花总是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这孩子自小就很听话、懂事,学习认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我要好好供他读书,让他将来成为有学问的人。”
如今,万乐乐顺利地考取了大学。已是76岁高龄的刘桂花与家人四处筹钱,她说只要她在一天,她就不会让这个侄儿失学。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乐乐终于走进了大学校园。
(综合自南昌晚报 记者 黄之昊)
在本期天天正能量评选中,
用行动诠释人间真情的,
还有他们:
▼
八旬盲人代玉超独居,
因为一次偶然相遇,
唐昌文和老人结识,
帮老人收拾被打湿的床被,
给老人买饭、打胰岛素,
还几经周折、垫付了费用,
给老人雇保姆。
独居的老人,眼盲孤单,原本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但世道人心,总有温暖。没有血缘,素昧平生,但总有一些感动不期而至,总有人与人之间的善意超出预期。
唐昌文
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75期二等奖
奖金5000元
推荐媒体 成都商报
▼
6年前,
苏雅拉达来夫妇遇到一名走失女孩,
将她收养、悉心照顾。
同时,一直不放弃帮女孩寻找家人。
6年后,
这对善良夫妇把女孩送上了回家路。
一场意外的收留,她和一对草原牧民结下了深厚的亲缘。有一种养育,不求回报;有一种付出,但求心安。恩情跨两地,亲缘一线牵,草原永远是她另一个的家。
苏雅拉达来夫妇
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75期二等奖
奖金5000元
推荐媒体:内蒙古晨报
▼
一句承诺
她把失明五保户当父亲,
一照顾就是26年。
她以身作则,
子女接力传递孝老敬亲。
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会一辈子把你当父亲”,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因为九千多个个日夜,成为重于千金的诺言。
韩雪兰
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75期三等奖
推荐媒体:南国都市报
▼
91老人发现家门口有个布包,
打开一看,是一包钱,
足足有上万块。
她拿着身份证,提着装钱的包,
一路寻过去,
最终将钱交到了失主的手中。
“丢了那么多钱,失主要多着急啊”,最朴素的一句话却最动人。她执着举动的背后,是拾金不昧,是将心比心,是这时代最缺少的美德。
任月娣老人
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75期三等奖
推荐媒体:扬子晚报
▼
36年间,
她送走了年迈的父母、养大了儿子,
让卧床多年的盲妹站了起来。
“不管风雪,不管坎坷,
这辈子我们姐妹俩一起度过。”
郑香春是一个普通的清扫女工,
她几乎用半生时间演绎了
什么是“手足情深”。
风霜染白双鬓,却抹不去深情。姐姐柔弱的肩膀,因为妹妹变得伟岸;妹妹被命运创伤的心灵,因为姐姐变得乐观。
郑香春
获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275期三等奖
推荐媒体:生活报
这就是本期的正能量获奖者。
生命中总会有低谷与曲折,
但也总有细小的善意与感动,
支撑着我们度过无数个夜晚,
一个拥抱,一次相遇,一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