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行线》完美收官 展印尼人文打造治愈之旅
人为什么活着?如何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又如何能从普通的生活当中,汲取生命的养分?而西瓜视频推出微综艺《丹行线》,就将这一系列问题抛诸观众,并试图为大众开辟新的思路——用旅行赞美生命,其第一季节目已于昨晚收官。在本季节目中,故事线随着朱丹的视角在印尼各地展开,通过她实地与十位普通印度尼西亚女性对谈,以“微纪录片”的方式,将东盟人民的生活理念及“普通人的不平凡”逐一展现给观众,以朴素动人的真实故事,治愈着每个人的内心。
十期节目“由生至死”寓意深刻 观众评价:最美的节目,最真的人心
从第一期到第十期,朱丹游历了很多印度尼西亚独特的人文景观:在雅加达与女性作家交流、去伊真火山采访硫磺矿工、和巴厘岛阿勇河河谷的竹子酒店设计师对谈…将镜头对准生活在印尼当地的普通人,从第一期节目以“接生生命”为开端直至最后一期以“祭奠逝者”面对死亡,讨论着生命、健康、性别平等议题,不断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卓越的女性力量。节目中更展现了不少“不平凡的普通人”如:“接生英雄”罗宾,基于当地女性生产的高死亡率,她致力于完善生产理念、提升生产环境,减少在生育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痛苦和危险;断臂摄影师卢希达,即使只有残缺的双臂,一样能拍出精彩的照片,人该如何面对苦难,卢希达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而八十岁的雷贡舞传人拉卡妈妈,尽管已近耄耋之年,但仍然舞得摇曳生姿,她曾称“舞蹈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不跳舞时将感到全身麻木“,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承这一印尼传统。有观众评价:“本以为是自然风景,其实是人性的风景,真的不错!”;“这是最美的节目,更有最真的人心。”《丹行线》以最真挚的节目内容,直抵观众内心,从伤痛、残缺和遗憾中,引导每个人去寻找爱、坚韧和美好。
《丹行线》精耕细作展电影级质感 “人性”镜头带领观众身临其境
值得一提的是,《丹行线》由《舌尖上的中国》导演之一程工操刀制作,其通过对“个体故事”自然流畅的讲述,完整立体的呈现了印度尼西亚旖旎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整个节目的画面也展现出了电影化的高端质感,让观众犹如进入了一个绝美的文化秘镜。而节目以独特的叙事形式及选材,也奠定了整档节目暖心治愈的基调。《丹行线》更将镜头对准生活在印尼当地的普通人,不断发现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卓越的女性力量。由此可见,《丹行线》将视角聚焦于“人”本身,关注不同“人”的人生境遇和生活方式,以温和的方式纪录和书写这些普通人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在朴素中展现平凡人的“生活力量”,给大众以“疗愈”。而节目以大自然为背景的呈现方式,给予了观众更宽广的视角,让其在重新认知世界的同时,平和内心。
《丹行线》文化出海为人文交流赋能 第二季东盟国家之旅继续进行
不仅如此,《丹行线》并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微纪录片,其作为第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点人文交流项目,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怀抱文化交流责任感,以“文化出海”促进了中国-东盟双向交流,这也是西瓜视频推出这档高品质微纪录片的初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看来,《丹行线》通过以人、朱丹和被采访国家的极致人物为载体,通过情感带出事件,通过事件了解一个国家的器物文明,了解东盟国家普通人民的思想价值和生存状态,在推广东盟国家的旅游和文化方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丹行线》已被纳入2019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日程,作为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媒体交流的代表项目,即将走进更多东盟国家。
而在本月14日晚,《丹行线》印尼篇发布暨东盟其他国家摄制启动仪式已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第二季又将走进哪个东盟国家,展现哪些平凡人的故事,更引发观众的期待。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在发布仪式上高度赞扬了《丹行线》,他认为人文交流的根基在于普罗大众,“接地气”的故事往往更具感染力。《丹行线》的故事基于心灵的交融,发现和挖掘出朴素和真实的美,对于观众而言,更多的以“我们”而非“你”“我”“他”的视角来讲述受访者的故事,能让人更为感同身受,更容易产生共鸣。用倾诉与倾听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治愈力量,疗愈每个观者的内心。也期待着《丹行线》,能在不久的的将来,再次与观众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