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北京冬奥会确立41所定点医院 “一对一”保障场馆

文化·娱乐

2019-01-24 14:32

(北京时间记者 田雪吟报道)1月24日,在北京冬奥组委会议楼一层多功能厅举行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责任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城市公共主管机构医疗/健康相关保障工作责任书》签署及定点医院授牌仪式。

北京市和河北省15个(北京7个,河北8个)主办城市公共主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成为冬奥医疗/健康责任单位,北京市和河北省的41所医院和急救中心(其中北京25所医院、2所急救中心,河北13所医院、1所急救中心)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定点医院,北京市和河北省7所公共卫生机构(北京3所、河北4所)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定点公共卫生机构。

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张建东指出,我国首次举办冬奥会,经验不足,高山滑雪医疗救援,直升机救援,伤病员的快速处置和转运,防控重大疫情发生等多方面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要充分考虑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医疗卫生保障的特殊性、风险性、突发性,本着进入提前、方案提前、演练提前的要求,做好冬奥医疗保障筹备工作。一是配足配好医务人员。要针对冬奥伤情特点,选拔业务技术精湛,外语好的医护人员担负保障任务,配足配好医护人员。二是提高空中医疗救援保障能力。确保航线审批、空域开放、快速起飞、空中救治、空地对接、安全转运等环节无缝对接。三是做好公共卫生和血液保障工作。充分准备、有效防控,在赛前和赛时全面做好传染病防控、饮水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风险监测。四是推动提升延庆区、张家口市卫生服务能力。深化对延庆区、张家口市的医疗帮扶,加快提升医疗设施设备水平,加强医护人员的培养培训,实现医疗服务的共建共享。

责任书的签订对于冬奥医疗保障筹备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节点,随着责任书的签定,更好地落实了“双进入”原则,冬奥医疗/健康保障工作目标、措施和时间进度安排将更加清晰,实现了主办城市合同要求,展示了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办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

随着责任书的签定,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筹备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医疗保障工作将更加贴近赛时,贴近赛事,贴近实战。据悉,冬奥医疗保障工作将按照一所医院负责一个场馆全部医疗站,一所医院牵头一个冬奥村综合诊所,多家医院专科医生支撑,急救中心负责伤病员转运,公共卫生保障进入场馆同步保障,充分突出了扁平化管理和属地负责的要求,让冬奥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更加高效顺畅。同时,主办城市空气、水及食品安全,食品贩卖许可、食物供应链监测,公共卫生监测,制药和其他医疗耗材进口、动物检疫,健康宣传和奥运会无烟环境等与医疗/健康相关部分项目纳入冬奥医疗卫生领域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