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人心的黑白照,带你一睹伟大工程红旗渠,背后的艰辛令人动容
1969年7月历时近十年的伟大工程红旗渠,终于全线贯通,实现了“引漳入林”的目标,从明朝以来的514年间,无数次面临大旱缺水问题的林县,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当时实属振奋人心,看看工程通水当时人们欢呼的场面,如今的我们也深受这精神的感染。
这伟大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林县人民1960年2月就开始修建的,历时接近十年,工程的施工难度,即使是现在看来,依然令人望而生畏,这十年间经历的艰辛,令人动容,这组黑白照片,就真实的记录了那个年代人们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
看看这令人心悸的黑白照,工程中的危险性可想而知,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工程人员靠着一根安全绳,就开始在悬崖峭壁上飞驰,为他们的勇气和技术点赞。
红旗渠的修建,参与群众达到了7万人,在那个年代,是没有工资和报酬的,但是为了解决后世子孙的吃水问题,人们毫不计较,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淳朴的劳动人民是最美的。
这样危险的场面,在当时就是家常便饭,为了这伟大的工程,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作为后世子孙,为牺牲的前辈们致敬。
当时的住宿也是问题,可是修渠民工自己动手,解决住宿,有的就睡在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难以想象的承受能力啊。
当时的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全县水利技术人员28人,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可是只要技术人员能把基础的设计构想解决,充满创造力的人民就能想办法将其实现。
男女老少,大家齐上阵,齐心协力为了一个目标奋斗的场面,很提气,很振奋人心。
没有大型的机械设备,没有专业的工具,民工们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用这些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修建红旗渠这样的大工程。
当时除了有政府组织的民工,还有解放军工程兵一起协助,在那个艰苦的岁月,硬是靠着人力,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
悬崖峭壁上,只有几步宽,然而利用这一点点下脚的地方,勤劳的林县人民就能在悬崖上施工,在悬崖峭壁上挖洞,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