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来劲了,称拿死工资才能救国足,奥运冠军的人设恐将崩塌
文/桐城一派
胖嘟嘟的陈一冰,是个热爱运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阳光男孩,原本在体育迷中有很好的人缘,他自称伪球迷,忍不住批评一下国足也是大不了的事,而且知错就改,向国足、里皮和球迷诚恳地道了歉,这事也就完了。但陈一冰却似乎吐槽上瘾了,居然建议取消职业化,国足借鉴体制内队伍拿死工资的模式,用举国体制来发展足球。

这个建议一出,舆论一片哗然,陈一冰的这个馊主意恐将导致他的人设要崩塌了。他在微博上写到:男足能不能先借鉴我们这些拿死工资的模式呢(我们这种模式成绩都还可以,有挺多成功案例)?别一上来就俱乐部啊,商业化什么的,会不会成绩会更好呢(反正后期再俱乐部,商业化的体系都已经成熟,来得及)?
我们知道,像体操、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这些奥运会的夺金项目,都是举国体制下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夺得的那些奥运会、世锦赛冠军,是举全国之力用纳税人的钱砸出来的。包括陈一冰的北京奥运会吊环冠军,也是拿纳税人的钱得来的。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职业化是全球公认的发展模式,中国的足球职业化满打满算也只有25年时间,与欧洲国家上百年足球发展历史相比,25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尽管职业化以后并没有给国足带来质的飞跃,但就因为一场淘汰赛的上半场表现让你陈一冰觉得不舒服,就要否定职业联赛,否定俱乐部,取消商业化,回到以前的体工大队,这样脑残的想法居然是出自一个奥运冠军之口。
足球有它自己的特性,足球的发展也有它特定的模式和轨迹,并不是像陈一冰的体操项目一样,让国家用圈养模式就能使国足的水平突飞猛进。试想,商业化之下国足,这些年薪动辄拿到千万的大老爷们,球踢得都不乍样,如果像陈一冰那样一个月拿几千元死工资,估计他们在场上跑都跑不动了,还怎么踢球?

先前陈一冰吐槽国足,批评中国足球,倒也获得了一些球迷的力挺。但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竟然异想天开发出用举国体制来救国足的谬论。陈一冰或许因为远离大众视线太久了,怕体育迷们忘记了他,但你出来蹭国足的热度,也得拿出点干货来啊,但说出这样既没水平也没营养的话,他这个奥运冠军的人设恐将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