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这些旧胡同你认识几个?

2018年,
北京的胡同有些许的变化,
街道变了,门帘变了,
您说您刚熟悉了北京的新貌,
却发现比您看到的变化还快。
小编在网上看到有心人
把一套扑克牌里的“北京”
给扫描出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好好珍惜的留影!
看到每一张都舍不得翻过!

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这是在北京有记载的第一条胡同!

历史和现在最窄的胡同。
胡同全长55米,平均宽仅0.7米,
最窄处仅0.4米,
两人对面走过都要侧身而行,
或者需要得有一人先退入胡同中的门楼,
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
一个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就难以通行了。

北京最宽的胡同,
那时的灵境胡同两旁还是低矮的平房,
宽阔的路上只有一辆捷达。
如今的灵境胡同宽阔笔直,
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

它堪称是北京城弯道最多的胡同。
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
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
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

虽名为“大街”,实际上仍是胡同,
它虽是北京最短的胡同,
却也并非真的只有一尺长,
而是长约30余米。
此街虽短,
却是老北京胡同的缩影,
具有明显的老北京文化特色。

旧鼓楼大街东望。
铃铛胡同不宽,
但墙边儿却还能停车,
东起钟楼湾胡同,
西止旧鼓楼西大街,
远远的能望到钟鼓楼。

外骡马市大街北侧,
因明末四川女将秦良玉
奉命率军进京勤王时曾驻扎此处而得名~
抬头看到鸽子和电线,
就立马熟悉了,
甭管是哪条胡同~

斑驳的胡同,窄窄小小~
从这走进来,
在宋庆龄故居与错落的低矮房子之间
像一部纪录片。

对着宝钞胡同,
据说,
电视剧《钟鼓楼》就是在这南边拍的。
下雪后的小胡同,
就成了孩子的乐园。

前车胡同这张图,
真像我们小时候,
中午放学胡同里安安静静,
暖暖的太阳底下只有小孩子在玩闹。
旧旧的院墙,成了回忆。

住过南城的人说过,
有一种味道叫南城,
有一种遗憾叫过街楼。

住在东城的人说过,
胡同两头是喧闹的现代社会,
胡同里是慢慢悠悠的老北京。

1999年8月正式建成菜市口大街。
菜市口胡同已成为历史名词。
1998年前后,
将菜市口丁字街拓宽成菜市口大街。

谁还能认出这时的牛街,
1997年,牛街危改一期工程上马,
2000年牛街危改二期上马,
2003年新牛街大街通车,
如今的新牛街大街长670米、
宽40米,两上两下四车道,
在宽阔的大街面前,
为文物保存的牛街礼拜寺
如同盆景一般渺小。

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至新太仓胡同。
清乾隆时大菊胡同供应官府、
庙堂所用之瓦,便叫做瓦礤胡同。
清宣统时又改为瓦岔胡同。

看见路北面高高矗立着几栋西式老建筑,
在四周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地铁口,
露出的这一点面目,屏蔽了周围的嘈杂。
这里就是原来的铁狮子胡同,
现在的张自忠路。

东起东单北大街,西止校尉胡同,
南与北帅府胡同相通,北邻金鱼胡同。

府学胡同里有一条直达大兴胡同的小巷,
就是文丞相胡同。
它的老名叫巴儿胡同,
乾隆时代称作靶儿胡同。

东起旧鼓楼大街,西不通行,
中与双寺胡同、碧峰胡同、
小八道湾相交。

这一张张黑白的照片,
每一张都像是自己的家门口
院门口的花盆,自行车,
在每一个胡同生活的人
都会觉得熟悉。

下过雨后的胡同,
满地的落叶。

宽些的胡同,
过着汽车,和骑车的人。
他们每天上班下班、上学下学,
对此再熟悉不过。

夏天,树叶枝繁叶茂,
从胡同一头一直盖到的另一头。
树底下可以随意乘凉。

每一条胡同都有一段历史,
一个故事,
每一个院子里都有一户户人家,
一代代的人们。





黑红梅方,春夏秋冬,
一张小小的扑克牌里的北京,
看到以前的老胡同,
平平和和,清清静静,
有着永远值得回味的家的味道。
来源| 老北京城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