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关闭

亚太日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中国食品报社与诏安县签订申报《中华传统好食品》认定协议

世界新闻

2019-01-22 15:16

诏安青梅产业促进会秘书长吴雄明(左一)与中国食品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站长王朝强(右一)签署合作协议

本报讯 1月20日上午,在2019年中国海峡硒都诏安青梅产业推介会上,本报社与诏安县青梅产业促进会签订协议,辅助诏安青梅申报《中华传统好食品》认证,共同推动诏安青梅品牌知名度、产业升级,激发青梅潜在市场价值。

诏安青梅从"小水果"做成"大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青梅产业。青梅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9000亩扩大到现在的13万亩,年产量由0.5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0万吨,总产值38亿元,青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均保持全国第一。诏安红星青梅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漳州市十大名优花果"等多项殊荣,诏安更是全国闻名的"中国青梅之乡",昔日的青梅已然成为诏安人民的致富果、生态果、合作果。

中华传统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2018年5月1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立项,中国食品报社、济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并起草《中华传统好食品评价通则》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自该通则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食品企业纷纷咨询和递交材料申请,欲借助这股国家级荣誉东风,提升企业及产品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诏安县青梅产业促进会是由本县青梅加工企业、青梅种植基地代表、青梅营销人员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人员自愿组织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在业务上,该协会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青梅产业发展规划,协助政府实施扶持青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向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反映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制定有关促进行业发展的意见或建议;协调梅农、加工企业、销售大户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团结业内人士、抓营销、创品牌、促发展,为诏安青梅业的腾飞出谋划策;组织青梅加工企业制定行业管理规范及青梅新产品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市场管理及服务行为;组织会员规范使用"中国青梅之乡","诏安红星青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诏安红星青梅及图形"中国驰名商标等品牌,对外统一广告,扩大宣传,提高"诏安红星青梅"的知名度;提供信息、服务,收集、发布国内外青梅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测市场行情,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引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等方面。

目前,诏安县青梅产业主要以粗加工出口为主,因缺乏产品品牌市场知名度,体量大附加值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一大痛点。此次诏安县青梅产业促进会在诏安县人民政府与本报社战略合作的基础上,深化与本报社合作,与本报社联合制定申报材料,辅助诏安县青梅产业纳入《中华传统好食品》认定,筛选推荐县域内优秀青梅企业进行考核,获得《中华传统好食品》标识使用权,并借助本报社在国家级食品行业媒体的权威影响力进行重点推介宣传,以期达到诏安县青梅品牌快速实现质的提高,实现产业富民。(陈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