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关闭

亚太日报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如何搞明白法国“黄背心”运动?外媒这样说

世界新闻

2019-01-22 07:13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西媒称,近年来法国多名作家的作品都捕捉到了最终导致"黄背心"运动的社会不满情绪。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月20日报道,工厂停工、工人工资下降、忍辱负重、远离巴黎的小城市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人们为了生计只能驾车四处奔波、教育和文化成为社会各个阶层身份的象征、坐落于市郊的商贸中心和大型建筑物一派萧条的景象、选民开始被极右派候选人吸引……这一切现实早就摆在所有人面前,却鲜有人加以关注。

法国"黄背心"运动(视觉中国)。

报道认为,2018年11月因油价问题爆发的"黄背心"运动最终演变成一场总统马克龙的执政危机,但实际上这场运动也有着文学背景。最新的例证就是作家米歇尔·韦勒贝克在2019年1月发表的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在被巴黎和布鲁塞尔遗忘的农村地区发生的一场动乱:愤怒的农民截断高速公路、和警察展开冲突。

据悉,韦勒贝克是在"黄背心"运动之前就创作了这部小说,但其中的很多暴力情节仿佛就发生在眼下的这场运动当中。

报道称,颓废的美感和逆流而动的思想让韦勒贝克的这部小说显得尤为独特。诗意的语言和独树一帜的政治观点在这部作品中交织,与很多"左派作家"截然不同。

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为代表的一众作家笔下,"边缘法国"又是另外一副样子。埃尔诺不久前在自传体小说中将法国农村的死气沉沉之象呈献给作者。

法国新教皇堡的乡村风光(视觉中国)

报道认为,假如马克龙及其顾问曾经仔细研读这些作品,或许早就能发现,虽然油价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与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或许他们早就能察觉这很可能成为一场暴动的导火索。

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只能在离家40公里的大城市找到一份非全时的体力活儿,往返路程上耗掉的汽油每个月就能花掉我好几百欧元。"

另一部作品当中的主人公也有相同的境遇。这名汽车清洁女工的上司告诉她:"你需要一辆汽车,而且需要找一些拼车的人分摊油费,否则你挣的钱还不够给汽车加油。"

在这些作品中,超级市场成为最能暴露出法国粗鄙丑恶一面的地方。有些作品描述了围绕着超级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还有的作品干脆直接描写了高傲的顾客如何羞辱超市收银员。

报道认为,虽然法国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之一,但社会阶级依然层次分明。而导致阶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然而,一位作家却在书中这样写道:"社会地位是与生俱来的。"他认为教育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以亲身经历讲述道:"当你以为自己凭借受教育水平敲开了精英阶层的大门,但这些精英早已升到更高阶层。"不难想象,一个无法借助教育提升生活水平的中年人很容易成为"黄背心"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