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我,它即将横扫奥斯卡
昨天,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揭晓。
《绿皮书》力压《罗马》,荣获最佳影片,爆冷夺冠。
这个奖项和奥斯卡的重合度灰常灰常高,曾有 20 次,此奖项的最佳影片同时拿下奥斯卡金像奖!
所以,本片相当于把小金人的一半身子握在手里了——
《绿皮书》
Green Book

这是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
回顾 2018 年,黑人题材电影有不少,比如《黑豹》《黑色党徒》《盲点》等。

《黑色党徒》
《黑色党徒》是「扇耳光」式的。
开头就把《乱世佳人》里的「主仆情」黑个底儿掉,内容直指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 K 党。

对这个国家过去的历史和现在(川普),都表达抗议。
它是嘲讽的口哨,拉响的警报。
而《绿皮书》最为出挑的地方,就是它面对尖锐的种族议题时,难得一见地「轻盈」。
没有沉重的黑白对立。
这或许就是它被青睐的原因。
影片基于真实故事改编,里面的人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
在豆瓣上收获了不错的观众分,8.9,是颁奖季评分最高的一部。

由于是公路片,脱离了固定的人际圈子,让两个不同肤色的个体冲撞、矛盾、和解... 最后生出动人的友情。
有很多令人捧腹狂笑的段落。
影片的主人公名叫托尼,意大利移民,育有 3 个儿女,家庭生活简单幸福。

别看他现在肥头大耳的,年轻时候可帅的一批。
饰演他的演员,名叫维果·莫腾森(Viggo Mortensen)。
他是谁呢?
是《指环王》里的阿拉贡啊!跟精灵公主谈恋爱的人类王子啊!

(我查资料的时候吓一跳!)
虽然岁月这把杀猪刀对谁都不手软,但托尼本人还蛮有趣的。
托尼,有着《老友记》Joey 式的可爱。
硬核吃货。
吃货遍地走,但像他这样硬核的却凤毛麟角。
跟人比赛吃热狗,一顿能塞 26 个,每个都带佐料和蘸酱。

意大利人吃披萨,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把圆形饼子对折,然后双眼瞄准直径线,狠狠大口啃下去。
这亲切的食用方式,令人魂穿山东大葱卷饼。

炸鸡块吃的那叫一个香,隔着屏幕我都能 get 到外酥里嫩。

讲真,香玉看完这一段按下了暂停键,默默下单了一个全家桶。
像所有普通中年男人一样,托尼也失守了发际线,却收获了一个挺立的肚皮。
然而,赘肉和脂肪并没有拖累他的体格,碰到有人闹事,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纽约城夜场也是有名的快拳无敌手了。

托尼并非莽汉,颇有「手腕」。
朋友圈盖了章的吹牛大王,这代表着他拥有说服别人的能力,换成春晚小品的台词,那就是「忽悠」技术强。
行走江湖,托尼很懂得自我营销。
俱乐部来了一位 VIP 贵客,在衣帽间特意嘱咐小妹,「这是我亲娘给的帽子,如果丢了你就完蛋了哦」。

没想,托尼故意贿赂小妹,把帽子偷走。

等这位 VIP 贵宾大发雷霆气急败坏时,他再风度翩翩地把帽子扔出来,解决了一桩「不成问题的问题」。

立马,VIP 贵宾跟他称兄道弟。
所以,当俱乐部因为装修歇业,托尼待业时,到处都有人给他抛出橄榄枝。
最贵的橄榄枝,来自黑人钢琴家唐·谢利。

拥有三重博士学位的他,人称谢利博士。
家住卡耐基音乐厅的二层楼,客厅布置的跟非洲皇室一样。

饰演谢利博士的,是这几年很火的马赫沙拉·阿里(Mahershala Ali),曾因《月光男孩》摘得奥斯卡最佳男配。
在很多重要的黑人作品中都有他的身影,包括《隐藏人物》和最近的美剧《真探 3》。

《真探 3》
谢利博士的钢琴技艺,属于天才级别的。
3 岁就到处演出,曾 2 次受邀去白宫演奏,肯尼迪兄弟都是他的好朋友。

谢利博士还会好几种语言,俄语、意大利语、英语流畅换频。

教养也是一等一。
随口讲出的话用词都好讲究,文采斐然,出口成章。
谢利博士计划到美国最南部,进行巡回演奏,为期 8 周,遂找来托尼来当司机+保镖。
那时是 1962 年,美国南部有着根深蒂固的黑人奴隶制度传统,尤其是南方很多州都保留了种族隔离政策。
比如《隐藏人物》里,女主在 NASA 最顶级的机构里做计算员,但上一次厕所要花 40 分钟。
就是因为那幢大楼里只有白人厕所,她需要跑到半英里之外的「有色人种专用」如厕。

(NASA 主管一锤子砸烂了种族隔离的牌子)
像谢利博士这样的人物,在纽约城备受尊敬。
但到了南方,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待遇。
电影的名字《绿皮书》,取自一本旅行指南,全称是「黑人旅行者绿皮书」,是 1936-1966 年间在美发布的一个小册子。
里面划标注了各城市中允许黑人进入的旅店和餐馆。
谢利博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严格按照《绿皮书》上的推荐去做。
有时候会出现特别荒谬的场景——
打工者托尼,住的是舒服的酒店;
作为老板的谢利博士,却只能在脏乱差的旅馆凑合。

这一路下来,礼貌下掩藏的细微歧视,统统都冒出了头。
都是「表面好客」。
中场休息时,谢利博士想要上厕所,立马被主人拦住,示意黑人要去外面的小木屋里解决。



谢利博士拒绝了,他选择驱车回酒店,上完,再赶回来弹下半场。

他一个人去酒吧喝酒,被一群白人莫名其妙围攻。

某著名餐厅出高价请他演奏,却把休息室安排在厨房的储物间。

更过分的是,不让谢利博士在餐厅用餐。
美其名曰「传统」。

托尼碰到这些状况,几次都在爆炸的边缘。
最糟糕的一次,是他们雨夜行车,被州警拦下,语言侮辱,托尼动手袭警了。

谢利博士给当时的国防部长鲍勃·肯尼迪打了电话,他们才被放出来。
其实,以谢利博士的盛名,本可以很舒服地待在北方,为啥偏偏跑到种族歧视最恶劣的南方来遭罪呢?
影片没有明说。
但香玉推测,他大概是想依靠自己的力量,给南方人展现截然不同的面孔:黑人,也可以是有教养的、举止得体的古典钢琴艺术家。
影片中最令我震撼的,是一段没有台词的场景。
汽车抛锚了,停在路边,托尼给汽车降温。
谢利博士下车透气,像任何一个精致的高层人士一样,拿出手绢,嫌弃地挥开异味的烟雾。
那一刻,他们对面,几十个黑人,衣着褴褛地锄地。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惊诧地望向这个西装革履的黑人,像是看到了外星人。
镜头对准谢利博士的脸,那双眼睛隐隐透出震惊和悲伤。
他对望的既是现在,也是几百年黑人被奴役的历史。

我时常幻想,这帮黑人农民回家后,围坐在一起吃晚饭,一定会聊起白天见到的这么一个闪闪发光的人物。
心里泛起「我也能活成他那样啊」的一点希望。
这大概就是谢利博士此次南下的意义:哪怕一丁点,这也是榜样的力量。
谢利博士曾说,「拥有天才是不够的,改变人心还需要勇气」。
当然,影片最大的看点,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托尼和谢利博士之间的互动。
托尼有个大毛病,就是俗。
俗有俗的好,比较外放自由,但是「俗」无助于谈恋爱。
为了省长途电话费,托尼经常给妻子写信。
托尼原来的信是介样子滴——
亲耐的德洛瑞丝,我见到了很多镇上的大人物,他们都聊很厉害的事情。
但你知道我的,还能应付的了,因为我吹牛皮强啊。
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吃薯条,有点口渴。
我洗了袜子,搁电视机上晾干,早该听你话带个熨斗的。
小学生流水账啊。
谢利博士看完信,直接了无生趣脸。

「来,我说你写」——
亲爱的德洛瑞丝,当我想到你,我就想到了爱荷华的美丽平原。
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备受煎熬。
如果没有你在身边,那我经历的时间和体验都毫无意义。
爱上你是一件毫不费力的事情....
德洛瑞斯收到这封信时,直接给看哭了。

托尼也帮助谢利博士。
比如教他如何吃炸鸡;

(第一次吃炸鸡的谢利小可爱)
谢利博士之前会刻意回避黑人文化,托尼就给他普及黑人爵士音乐,帮助他找回了文化认同。

细水长流的 8 周,建立了跨越种族和阶层的友谊。
其实,托尼一开始并非全然正面的人物。
他甚至是歧视黑人的。
当时家里请了修理工,德洛瑞丝给他们倒了饮料喝。

托尼随后把杯子扔进了垃圾桶里。

但影片的最后,托尼与谢利博士一起来家里过圣诞,是他观念和行为上的巨大转变。
社会和人的变革,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在面对歧视时,谢利博士始终温和应对,不吵不闹,展现风度。
因为他坚信「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会赢」。


助理编辑:春大鲸
▷▷▷▷更多好片推荐戳「阅读原文」